我自以为是个从小生活在父母悉心庇护下的孩子,年少离家,外出求学,心中坦荡荡地以为大学的世界依然如从前有三五伙伴嬉戏玩闹般澄净,纯粹。并非说大学时光污浊世俗,只是我在一次又一次心灵的历练中变得柔和,宽容,我渐渐地、渐渐地明白,生活一直不是父母为自己所构筑的那样鸟语花香,很多坎,要自己过;很多事理,需要自己一点一点去明白;很多现实,需要强迫自己一点一点去适应。大学读了一年,我渐渐走出心中长期以来构筑的那个乌托邦,学会构筑属于自己的心灵城堡。
大一上学期是我过的最“悲惨”的一段时光,现在想来,形单影只的自己常常在凛冽寒风中缓缓前行,昏黄的灯罩着略显单薄瘦弱的人,双眼噙泪,心中哽咽,真的很想去拥抱这个孤独的女孩。大一最怕孤独,最怕一个人,心里隐隐感到单独吃饭,单独行走,单独去图书馆便是另类。或许是从小喜欢做事“成群结队”,我喜欢交朋友,而且潜意识里我把朋友狭义地定位成“可以掏心窝子”的人,如果不能向对方诉诸内心世界,那便做不成朋友。小小年纪,或许是地域文化、家庭背景相同,又或者是大家目标一致,我真的交到了很多“可以掏心窝子”的朋友,于是我也想当然地以为,上了大学,我一定可以与身边所有的人成为“掏心窝子”的好朋友。
舍友小A,学霸型同学,但非典型意义上的“学霸”—至少我认为她仅是脑袋管用,平时并不刻苦努力。最爱刷抖音,聊qq,没有特别的兴趣爱好,间歇性吐槽唠叨;舍友小B,风风火火咋咋唬唬,最爱做兼职参加社团活动;舍友小C,佛系女子一枚,最爱打游戏、睡觉,间歇性犯困犯傻,做出许多“可爱”得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总之,我的舍友人品绝对没问题,但总觉得与她们相处少了点感觉—那种相见恨晚、渴望吐露心声的“知音难求”之感。明明共处一室,但却不能以心交心,于我而言真的是件太过痛苦的事。开学几周,上课,吃饭,回宿舍,三点一线,索然无味,我依旧没有遇到我认为能称得上是朋友的人。人生第一次深刻体会到孤独二字的确切含义:孤独不是你身边无人说话,无人陪伴,而是即便有人说话也依然感到四周寂静无声,心灵空荡静如止水。
现在想来当时的孤独感确实幼稚,但若没有当初那段“痛苦”的经历,没有那段对孤独深刻的理解与体悟,如今再说出孤独时也不会一笑而过,面对没有知心好友的境遇也不会平和淡然。当时的我之所以会觉得孤独,一是没有真正定位自己在大学的目标,生活不够充实有趣;二是对人要求太高。我太希望遇到和自己相似的人,一样的兴趣爱好,一样有目标有追求,一样会为目标努力奋斗,心灵契合的人毕竟难觅,否则怎会有“人生得一知己足以”的古语呢?交友不要太苛刻,不要只把朋友的种类界定为一种,交心互诉衷肠是友,读书共奋斗是友,吃喝玩乐互陪伴是友。朋友可以有远近之别,但千万不可只以同样的标准衡量别人。宽容别人,不要对别人寄予过高的期待,心性自然能平静随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