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贴过公益摄影师标签的菜鸟和她的相机

2018年,与一个叫做“六个大包”的纯草根公益组织结缘,一起跟着她们做乡村儿童性教育项目,在一个“志愿汇”的平台上做记录,我给自己选了一个标签——“业余公益摄影师”。虽然我的水平很菜鸟,但是项目里的义工姐妹们都特别喜欢我,每次只要有我随行,她们就会知道,这次的照片又会值得期待了。

(新换的电脑,找不到多少之前的照片,从朋友圈找回几张代表一下吧)

而我,会扛着我的再普通不过的入门级单反,在一栋教学楼的三四层楼里跑上跑下、来回奔忙,在每一个教室为每一位义工讲师拍下讲课中绽放的笑容,也为每个班级的孩子们抓拍下几个瞬间。

跟随杭州六个大包公益的儿童性教育项目,一路上作为义工,虽然也参与讲师培训和考核,但比起上讲台讲课,我似乎更愿意躲在镜头后面记录,所以,姐妹们都笑称我是“御用摄影师”,虽然我其实很业余。

回来说陪伴我记录美好的相机。

曾经,我有过傻瓜机、还买过一个索尼微单,一直想要个单反。

2017年初,和孩子学校几位家长结伴参加一个摄影入门班, 多年“买个单反”的想法终于实现。当时作为完全蒙圈的菜鸟,稀里糊涂学了一点皮毛,就开始扛着相机到处去记录。

听说这是佳能的入门机,可以基本满足普通需求。最初觉得特别重,加上我配的硅胶外壳和手带,更显得笨重。后来觉得累赘,于是露出它原本的样子,连肩带也不要,就是黑色的赤裸裸的样子。

几年来,我喜欢一只手抓着它,跟随捕捉一张张笑脸。

一路记录了孩子学校一次次的活动:从生日会、到万圣节的装扮、感恩节的火鸡、义卖跳蚤市场、运动会的动感、中秋节的亲子汉服秀等等;一次次参加好友单小陌组织的亲子活动,最喜欢的就是抓拍孩子们各种生动的表情……

加入杭州正面管教团队工作的几个月时间,又记录了晓玲她们一次次的课堂,包括我自己作为学员的欢乐的讲师班;再后来,还有一位残障朋友杨洋组织的残障伙伴的两次公益活动,听他们的故事、记录他们讲述自己时的乐观笑容、以及缤纷花瓣衬托下的开怀大笑……

曾经从事网页设计工作时,因为受不了职场中乙方的压力,想过要做个不收费的公益设计师,就给公益机构做点力所能及的设计。但是最终未果。没想到,却是抓起相机,当了一把“公益摄影师”。

我喜欢在镜头后面记录,喜欢抓拍那些孩子们生动的表情、大人们美好的笑容。

但,我又确实不是技术流。终究不愿意多花时间去深入研究每一个技术细节。

我觉察过,可能我并不是真正爱摄影。只是特别希望自己在各种活动中拍出好照片,然后发给参与的大家。

一方面,我愿意为大家记录当时的发生,抓拍那些自然流露的灵动、专注、认真、自在等等,而且,并不那么喜欢小孩子的我,却特别喜欢透过镜头抓拍孩子们的美好。

另一方面,当大家看到那些美美的记录、精彩的抓拍时,表现出对我的照片的喜欢,并且感谢我的记录时,我会觉得自己很有用,在这个群体中能够提供价值,在其中感受到特别大的被接纳、被认可,从而特别开心,就像NVC深度觉察中,我所了解到的,我要的是“重要感”。

摄影,应该是我有点喜欢、并且可以提供给我体现自己价值、得到认可的一个方式。

听章老师的摄影课,说到要像对待爱人一样对待自己的相机,我才发现,我从来没有这样看待过它。或许,我有某些时候,把它看作是我自己手和眼睛的延伸,是另一种有别于文字的记录工具,更是我得到别人认可甚至喜爱的名片,或者说,是我的帮手。

朋友说我用手机拍的照片简直不能看,是的,不带相机,我都好像就不会拍照了。看来,真的应该好好感谢我的相机,并且重新看待它,善待它,走心地去和它连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