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一天晚上,女儿发来短信:“我现在对未来感到很迷茫,该怎么办呢?”
我回电话过去,一直是忙音,心上有点忐忑。
第二天接通电话,她正与同学说着什么,咯咯的笑声清晰可闻。
说了几句闲话,她没有再提到迷茫,我也没有说。
人生的迷茫多么深奥浩瀚,谁又能为谁开解呢?迷茫的时刻,知道有个人能够听你诉说,就是安慰吧。
我能做的,就是倾听。
有许多这样的时刻,她会突然冒出一句什么,让你一惊。她不惧怕自我的困惑,也不惧怕诚恳的袒露。
同样的感受你不是没有过,但从没有敢这样一览无余、肆无忌惮地坦白。那些暗无天日的苦恼、恐惧、无助,都是怀着绝望和决绝,孤军奋战。
至少现在,这些是她不能理解也无法原谅的。她看不上你的悲观懦弱,不止一次地说:“要是我不情愿,谁也别想强迫我。”是年轻气盛,也带着一点后来居上的惋惜和责备。
我微笑着望着她,希望她能永远保有这样的锐气和武断。
并没有遭受过什么不堪的暴虐,父母辛苦而尽心地付出,却只让你敬畏,彼此之间始终有无法消除的疏离和幽怨。平常的时候,不过像一根自卑的绳索,让你畏缩不前。人生的关键时刻,却会令你陷入没顶之灾,因为不相信自己能够,也觉得自己不配得到最好。明明有父母,却像孤儿一样张皇,恐惧与人的亲密关系,看到人家父母子女的亲昵,只想躲到一个无人的角落,恸哭一场。这是不可告人的暗疾,只能与自己辛苦地交战,不能和解。
这样长大的孩子,对自己到了近乎苛刻的程度。虽然出于自尊不愿意承认,但宁愿牺牲自己去 讨好这个世界的念头,在潜意识里根深蒂固。外人看起来,也会活得千姿百态,但曾经的刻骨 铭心水深火热如一座又一座荒凉的墓冢,在命运的阳光大道上,设置了一个个出其不意的陷阱 ,让他们的人生,琉璃一样至美,也至脆。
因为有过被无意被忽视的痛楚酸辛,愿意将她捧在手心里呵护着长大。不是宠溺,只是多一点耐心,让她可以走得更远一点,更泰然一点,更理直气壮一点。她的青春期没有叛逆,她知道自己有最坚定的同盟,转身可见,悲喜与共。所以,她可以在逛了一天之后躺在床上大喊:“妈,我被生活磨圆了。”你等着听她关于人生、命运的大课题,她却感叹说:“现在都失去了买衣服的热情。”偶然谈起家长里短,她会千里迢迢打电话来问:“你对我最大的不满是什么?”你说没有,是真的没有,因为你相信每一个生命都有自己的美好,却听见她在电话那头夸张地大叫:“没有?怎么会没有?人家妈妈都有。”
你笑,愿意看她骄傲地昂起头,做自己的王,走自己的路,享受生活的喜怒哀乐,也明了命运根本就子虚乌有,只能吓唬那些胆小懦弱的人。而人,本该有无限的可能,我们活着的意义,就是敢于探索这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