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巴斯的“村庄三部曲”之首——《何处是我朋友的家》,拍摄于伊朗的库克。
因为该地遭受了地震,阿巴斯关心参与拍摄了他影片中的小男孩,和那里的人们的命运,而前往去寻找小男孩,才有了“村庄三部曲”之二——《生生长流》,又名《生命在继续》。
电影《生生长流》讲述的便是灾难后寻找小男孩的过程中,一路上所见所闻,所谈所思...
有意思的的是,阿巴斯将在《生生长流》中遇见的一个新婚的青年,又根据这段情节部分拍出了该系列的第三部——《橄榄树下的情人》。
正如同网友的评价:没看过何处是我朋友的家,不影响剧情领会,但是会少了那种似曾相识的旧人感觉。
而观赏《生生长流》的一大乐趣,在于发现本片和第一部与第三部的交叉和映照,它对于第一部的勾连与对于第三部的虚幻,形成了奇妙的联系。
所以,建议观看“村庄三部曲”最好要依照顺序观看,这样惊喜感更足。
而阿巴斯更伟大的一点在于,无论是单看“村庄三部曲”的哪一部,你都会爱上这位对生命不断思考、对人充满爱意的大师,而三部曲看完,你更会明白为何戈达尔、黑泽明等都大赞特赞他。
因为,阿巴斯真的无与伦比。
影片开始于高速公路收费站,地震后,广播里播放着有关震区孤儿的领养问题。
虽然前方道路未知,导演还是坚持前往,由他年幼的儿子普亚陪同。
他们所到之处,满是瓦砾碎片,发裂的墙壁,倒塌的房屋...
有些人在哭诉着亲人的离世,悲伤无比,更多人则在用双手整理受难的家园。
当成年人沉浸于灾难的哀伤中,孩子们依然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和活力。
普亚一路上都显得活跃,不断的问父亲他脑中闪现的问题、买饮料喝饮料,抓蚂蚱,还念念不忘正在进行中的世界杯足球赛。
是啊,灾难和死亡带走了很多东西,但生活还要继续。
之后,他们遇到了出演过《何处是我朋友的家》的鲁西老人,他扛着一个厕所的洁具,不好意思地说:虽然死者已矣,但对于活着的人这个洁具还是很重要的。
接着,又道出了自己的人生感悟:老之前谁也不知道年轻的可贵,死之前也不懂得感谢生活,如果能起死回生,人们一定会更努力生活。
事实上,只有面对死亡,我们才觉得生命的珍贵。
但对待死亡我们永远不能感同身受,我们也无法确切感受到记录死亡的数字。
有人说(大意为),生活在平静的我们,面对幸福的日常和琐事,时间长了很容易忽略之而不自知,死亡让生命从生活的沉睡中醒来,重新发现被我们忽视的情感,从而重新思考,方才懂得珍惜和善待生活。
关于鲁西老人电影中还有这样一幕,别有深意。
他对着镜头透露:在电影里这是我的家,不过事实上,我的家在地震时倒塌了。
更有意思的是,当他找不到喝水的碗时,镜头里跑出来一个女工作人员帮他找到了。
这是一段典型的NG镜头,而阿巴斯却有意将它保留了下来。
一来,影片拍摄于秋季,而地震发生在夏季,阿巴斯故意这么处理为了让我们分得清事实和电影。
二来,阿巴斯想借他所关注的当下状态的真实,告诉我们电影的真实在于影片背后的情感和意义,而并非所呈现的故事和所谓的事实。
他们父子继续上路,来到了一个村庄,普亚在废墟中找到了残缺却很美的瓷器,他很开心。
走着,走着,他看见了一个洗衣服的中年女人,眼神哀伤,普亚忍不住地安慰了她,运用了一段和鲁西老人意思相通的话语,面对女人问他谁教给这些道理的,他似乎不掩饰地说有听来的,书上的,还自己的一些思考。
最有趣的是,父子二人在路上又遇到了奥哈美德,就是在《何处是我朋友的家》中课堂上喊着背痛的男孩。
面对他,导演关心的是地震的情况,普亚则关心的是前天晚上比赛的结果。
奥哈美德一谈到足球就变得兴奋起来,两个孩子为比赛的最终结果争执不下,自然而然地打了个赌,谈着谈着还加了注码。
随后,镜头由车内向外,行人和废墟出现在眼中,苍凉瞬间出现了,这个长镜头很见功力。
此外,他们还遇到了一个因为被蚊子咬醒而逃过一劫的小男孩、一家住在帐篷、对着摄像机有些羞涩的小女孩。
其中,更让人难忘是那个没有因为地震而推迟婚礼的青年,他们在地震中失去了六十五位亲人,即便这样,他们仍然在震后的第二天举办了婚礼。
青年认为,只要我们还活着,生活就还要继续,也许下次地震会杀死我们。
所以,他们不想将时间浪费在漫长的守丧期之后再结婚,而毅然决定了享受婚姻、享受生活。
还有那个在路边竖天线的男子,导演问他:地震造成严重伤害的情况下,你们还看电视吗?
男子回应:其实,我们都是遇难者家属,我失去了亲人,但又能怎样呢?世界杯4年一度,而地震呢40年一遇,我应该感谢真主让我还活着,生活还要继续...
最后,普亚暂时留了下来看世界杯,导演继续前行,他来到了一段上坡路,车子艰难地爬行了一段又滑落了回来,行人逐渐走了高处,我们以为返回去的车预示着他将要放弃.。
谁知,音乐开始变得雀跃,车子又爬了上来,冲上陡坡,驶过路人,然后停下,最后,载着行人一起朝山顶开过去……
这一幕,这个大远景,温柔的不得了,充满着希望,温暖极了。
拍得是灾难后的人们,有废墟、死亡和伤痛,但更多的是悲伤中透露的坚强、乐观和希望,阿巴斯质朴又深邃的镜头下,记录着沿途的人物与废墟,记录着伊朗人民从容的身姿与饱满的生命力,记录着生命最本质的顽强不息。
没有渲染、同情和煽情,只有温情、共情、爱和接受,阿巴斯这样拍灾难片,是真好!
影片中的伊朗人谈到地震,谈到死,像说起了生活中的任何事,带着平淡的语调,从容的面容,让人惊讶和钦佩。
是啊,面对灾难,面对失去,我们只有接受,也唯有接受,逝者已逝,劫后余生要庆贺,因为生活还得继续,生存的人应该重建家园,继续生活,供养家庭。
正如同网友说的那样:再艰难,我们也要挺过去,人生的路还长着,如流水,永不止。
生存亦是一门艺术,我们都应该学会接受生活的一切,美好的,破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