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不但是敲门砖,也是我下不来的高台,更是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
“如果我没有上过大学,那我一定会心安理得地去打螺丝”
央视网谈孔乙己文学称:学历的价值,只有在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掘自身潜力的情况下才能得以体现。孔乙己之所以陷入生活的困境,不是因为读过书,而是放不下读书人的架子,不愿意靠劳动改变自身的处境。长衫是衣服,更是心头枷锁。一时的困难不等于一生的失败。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孔乙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当代有志青年绝不会被困在长衫中。
我们来尝试概括一下双方的意思。网友想表达的是,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人才不应该从事拧螺丝、送外卖的这样几乎没有技术密度的职业。这其中包含了两个问题:学历贬值和身份错位。央媒想表达的是:学历本身没有价值,运用到生产价值的实践活动中才有价值。结论,脱下长衫,放下体面,投身社会生产实践。
乍一看,双方说的其实都有道理,但矛盾的地方在于具体的细节:央媒说投身社会实践,我年轻人大学生,我也认可我要在社会实践中创造价值,但是在我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应当体现“我的学历的价值”。显然,送外卖、拧螺丝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体现不了我的“学历价值”,所以央视“脱下长衫”的回复,其实是用“实践”一词不加区分的囊括了学历需求不同的职业。
好了,撇开央媒语义混淆不谈,我们先来说说学历贬值的问题。学历贬值不是今天才有,但也并非由来已久。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人们下海经商送子出国,海外留学归来的学子被高高捧起,名之曰“海归”;而现在,2018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一个街道办收到48份简历,里面最差的是清华北大的硕士。学历的贬值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是从国家推动高等教育普及的那一刻起,高等教育普及,大学生变多,并且变多的速度超过了对于人才的需求增长的速度,很好理解。
而国家是什么时候意识到学历贬值的问题?2005年国务院第35号文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2005年国家开始意识到,噢,我们已经不需要那么多大学生了,我们也很需要手艺人,精通一门技术,上岗就能创造价值的技术工人。但是已经来不及了,05年虽然只是学历贬值的苗头,但历史是有惯性的啊,人的思维是有惯性的啊。你知道吗?在我们父母读书的那个年代,很多中专的分数是比大学的分数高的。比如我的母亲,76出生94年高考,她当时在中专和苏州丝绸工学院(也就是今天的苏大)之间摇摆,选择了苏大,当时的人们还认为中专比大学职业前景要光明。
而现在呢,你敢想象自己在中专或者大专吗?想都不敢想!为什么?对,不仅因为中国自古以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价值传统,更因为国家政策导向在人们心中已经悄无声息的建造了一条学历的鄙视链:大学生>大专>中专。凭什么?“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本来就应该是一个社会前进的双腿,任何一条腿过长都是残疾。
所以,真的存在所谓“学历贬值”的问题吗?我认为,只存在“学历价值的回归”这一事实,而不是问题。高等教育的学历本来就不应该是一张一票通行的车票,原先大学生文凭一票通行,仅仅只是因为1978改革的红利,发展的红利需要大量的高等教育人才为企业带来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更新,这是供需关系导致的。而现在,在发展平稳期,我们需要均衡的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这一均衡不仅应该体现在国家的政策上,也应该体现在人们的观念上。(当然了,我所说的仅仅是在陈述一些已经被发掘的现实,国家显然要比我更要有预见性,毕竟05年的时候我也才刚出生。)
高等教育培养的更多是素养,而职业教育培养的更多是技能。显然,技能相较于素养,能够更加直接地创造价值。就想央媒试图表达的那样,“学历的价值,只有在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掘自身潜力的情况下才能得以体现。”
只可惜央媒用这句话来回应人们感慨“孔乙己的长衫”,牛头不对马嘴。学历价值的回归是事实,也是身份错位的原因;学历贬值是人们认知的误区,央媒应该予以澄清;身份错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央媒应该反应民众的心声,并试着提出解决的方案,推动问题的解决。
当然,现在能提出这些建议,只是因为更晚发声,从而获得全局的视角。自谓之:马后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