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下雨不能出去晨练,只能阅读,于是将阅读内容的部分分享出来:
4. 生活中常见的报复心理的表现形式报复心理有两面性,它的一面是报复,另一面是感恩。那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事情是报复心理的具体表现形式呢?
一、雇佣关系 在职场中,员工服务于老板并为其创造利润。如果职工的行为使老板的利益产生了增益,老板会将利益增益的一部分分给职工,以这种方式来表示对职工工作的肯定和感恩。这种感恩的利益交换使员工与老板之间的雇佣关系得以持续下去。在职工为老板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如果老板拒绝支付职工工资或所支付的工资不能令职工满意,那么职工就可能报复老板或要求老板支付令人满意的工资。这时,雇佣关系可能会因员工的报复行为导致利益无法交换而终止。总之,建立在报复心理上的老板与职工之间的利益交换,是雇佣关系得以延续的关键。
二、宗教与报复心理 通常而言,人们对父母都有很深厚的感情。人们对父母的这种深厚感情一般是基于两个原因产生的,首先父母是赋予我们生命的人;其次父母为使我们能够顺利成长提供了太多无偿的付出。因而,我们对父母有感恩之心。而宗教认为上帝创造了人类,如果你相信这句话,那么,你对上帝便具有了类似感恩父母的情感,你会感恩上帝。因为,给你生命的是父母,而创造整个人类包括你的则是上帝。宗教会向人们出售一些他们认为具有一定世俗作用的宗教商品以聚敛财富。宗教声称自己的宗教商品具有使人获得平安以及神的庇佑等功能,信众们则会付出金钱作为交换。宗教与信徒们之间的利益交换是基于报复心理产生的。中世纪的欧洲,很多富人或贵族将自己毕生积累的财富全部捐献给了教会。为什么?因为他们被告知:只要他们捐出所有的财富,死后就能上天堂;否则就会下地狱。拿自己毕生积累的财富来交换教会一句死后可以上天堂的承诺,这也是一种利益交换。尽管教会的承诺不具有任何利益,但双方都是自愿的,大家各取所需,而这种利益交换也是需要有报复心理才可以运行的。
三、“对不起”和“谢谢你” “对不起”和“谢谢你”,这两句话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话。“对不起”常用于一个人的行为给另一个人造成轻微的几乎可以忽视的利益损失时。这时,前者出于防止对方报复自己和保护自己的目的,会向后者表达请求原谅自己的愿望。而后者出于避免事态升级或其他因素的考虑,通常会回答“没关系”,以此表示他不会计较这些事。如果后者对前者的道歉不满意,那么,当事双方极有可能由相互指责逐渐升级为对骂乃至打斗。当我们接受了另一个人的帮助或诚恳有效的建议后,更顺利地达到目标、达成愿望或是解开了心中的疑惑时,我们会发自内心地生出感恩之心,这会使我们自然地表达对后者的谢意。通常这份感恩心之在语言上的表达为“谢谢你”。一般情况下,伴随这句话的往往应该是礼品或酬金,但在我们利益增加很微小的情况下,只说“谢谢你”就足够了,比如,陌生人给我们指出正确的道路时,我们对对方说一句“谢谢你”就可以了。尽管“对不起”和“谢谢你”是我们常用的礼貌用语,但它们也是人在自身利益因他人行为增加或减少的情况下,人的报复心理这一内在反应的外在表现。
四、交换的本质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利益的交换,不论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交易、买卖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和进行着。其实,它们本质上都是交换。在这个世界上,也许只有人类才会交换,那么,交换是人通过什么来进行的?其实,人们之间的交换是通过报复心理的内在机制的运行完成的。举例来说,A和B都有交换货物的需要,并且都准备好了各自要交换的货物。当A把货物交给B时,B因为接受了A提供的货物而满足了自身的需求,就是说,B的利益因为A的行为得到了增加,那么B的报复心理的感恩心会要求B采取行动向A表示感谢。站在A的角度来看,A将自己的货物给B,这就意味着A的利益因为B的行为而产生了一定量的减少,那么,A的报复心理的报复心会要求B将自己减少的利益补偿回来。B的感恩心要求B感恩A,而A的报复心要求B补偿自己。那么自然而然地,B就将自己的货物给A。如果A接受了B的货物,B对A的感恩心得到了满足,而A要求B补偿自己的报复心也得到了满足。这时,A不再对B有报复心,而B也不会对A有感恩心。 如果A将货物给B后,B并没有把自己的货物给A,那么,A就因B的行为产生了利益的减少。那么,A的报复心会要求B归还原来的货物,或要求B将其自身的货物给自己。如果B既不归还A的货物,也不将自己的货物给对方,那么,A的报复心就会调动起暴力行为并以此来向B讨要自己的损失。正是报复心理报仇和报恩的特点决定并保障了人们顺利实现利益交换行为。他人对我们有帮助、恩惠,我们自然要对其感恩;反之,他人的行为让我们的利益遭到了损失、伤害,我们自然也会要求对方补偿我们。被他人重视、厚待、赞美,得到他人的肯定,往往比接受他人的财物更能激起人的感恩心;而被他人轻视、鄙视、污蔑、侮辱,被他人否定,则往往会激起人的报复心。感恩心会转化为相应的感恩行为,以报答那些曾经重视、厚待、赞美、肯定过自己的人;与此相反,报复心会转化为实际的报复行为,以报复那些曾经轻视、鄙视、薄待、侮辱过自己的人。报复心理是人们行为的内在逻辑,是人们行为所遵守的核心准则,是人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报复心理及它所遵守的行为准则、行为以及行为的后果,构成了每个人人生经历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它们环环相扣,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学习、思想、行为等方面不可或缺的角色。而报复心理与报复行为及报复行为的后果,则构成每个人命运篇章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段落。
五、报复心理与债务 一个人的利益会因他人的行为增加或减少,这增加的或减少的利益其实是可以用金钱来衡量的,所以感恩心与报复心是有价钱的。他人对你的帮助会让你对他产生感恩之心,即将他人的帮助行为转变为你对他的感恩心。你的感恩心可以转变为实物或者你对对方的帮助行为。而且,即便是后者建立在以获得适当报酬为目的的施恩或帮助行为,也能激发起前者感恩心和感恩行为,并最终达到目的。商业性的放贷行为就是最好的例证。人与人之间的利益转移必然会涉及报复心理。借款方与银行家之间的利益转移模式与施恩者施恩,受恩者报答的模式是完全一致的。只不过施恩者的身份变成了银行家,受恩者变成了借款方,而其中的恩变成了现实的金钱。钱由银行家的手中转移到借款方的手中,之后,又由借款方手中转移到银行家的手中。金钱的这一流转过程,与恩被施恩者施予受恩者,而后受恩者又将恩报答给施恩者的流转模式具有高度的相通性。报复心及报复行为的存在,确保了在因他人行为而产生自身利益受损失时,人们能组织相应行为来讨回损失的利益。通常,人们都会采用激烈的言辞、威胁、暴力行为等从损害他们利益的人手中拿回属于他们的利益。尽管报复心指导下的行为往往会触犯法律,但当人们处于愤怒至极的情况下时,法律也挡不住他们要报复仇人的决心。报复心理具有传递性。对某人的报复心和感恩心可以在血缘关系较近的两人之间传递或在关系极为密切的两个人之间传递。比如,父亲的仇人很可能也会成为儿子的仇人;父亲对某人心存感恩心,那么儿子受父亲感染或嘱托,也可能会对父亲的恩人心存感恩。历史上有许多世代仇家,两家之间的仇怨可能仅仅是因为祖父或其曾祖父之间有过一些不快的经历而已。
延伸阅读 日常生活中,人们承受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当压力达到一定程度以后,无论这种压力会造成急性的、创伤性的伤害,还是慢性或者低水平的困扰,都会影响到人们的情绪变化。如果不及时处理这种情绪,就可能造成创伤后应激障碍,进一步加重压力带来的心理不适症状。因此,为了消除心理压力的不良影响,人们应该及时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
为什么要节选这部分内容分享呢,也许或多或少对人有些帮助。我们有时候说帮助人不求回报,那是不完全正确的,因为物质上没有回报,但是心理上也许得到了满足,比如给自己的心理带来愉悦感,让自己的内心感到充实。
而付出没有回应,或者回报的时候,我们都会有心里不舒服的时候,不要不承认,这是事实,是人与生俱来的心理,这就是心理学,把自己表面上不明白,在潜意识深处的想法挖掘出来,让你看见血淋淋的现实,然后接受它。
最后自己才能认清楚自己,更好的了解自己,才能放下很多东西,让自己内心强大,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做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