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下司到镇远135公里,我们没有走高速,在贵州自驾旅游,走高速是对自然风景的一种浪费。之前看上的民宿到了目的地才知道离古城还有两公里,我们换了一家,在古城附近沿街一家叫“海一信”的民宿住了下来。镇远古镇位于舞阳河畔,四周群山绵绵,河水蜿蜒,以“S”形穿城而过。镇远还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免费。
卸下行李,洗了一个澡,已经是下午14:20分,我们迫不及待出门逛去。在一家旅游商店,免费得了一张镇远旅游地图。每到一个地方,我都要想办法得到当地的地图,有了地图我们的游玩效率会高很多。在新中步行街,肚子饿,看到一家“邹记油炸粑”老店,看到这家店有介绍,是当地十分有名的油炸粑摊,就在老屋撑起一油锅,宽约一点多米,老板叫邹四姐,听她介绍邹家先辈清末就在舞阳河畔,以做油炸粑为生,四姐是传承人。
尝了邹四姐的油渣粑确实好吃,我们在街道稍微走了一段后,往小巷道里走,住下时民宿老板就诉我们,镇远的古城在山上,要从街边小巷子进去。
小巷道狭长幽深,内容更丰富,有仁寿宫所在的仁寿巷,四方井巷、石牌坊巷、复兴巷、米码头巷等等。巷道交叉衔接,互相连通。其实,街巷的深处,往往藏着一座古城的根与魂。街巷的深处,古老的宅院,古老的建筑,一级级被岁月的风雨侵蚀历经沧桑的石台阶牵连着。客栈、饭馆,特色小店比比皆是,如“半山味道”“清白家风”“白粥名家”“四方缘”和“上书房客栈”等等老铺面,各具特色。
巷子里有几口古井,其中一口四方井引起了我的注意,四方井是以一口四方形水井命名的一条小巷,类似的还有猪槽井巷、枇杷井巷等,用手瓢起井水洗了一把脸,整个人瞬间清晰。
一家百年老字号醪糟店,院子的木楼有点歪斜,院墙明显有倾圮后修补的痕迹。让人能联想到当时繁华而喧闹的生活。巷道里保留下来的一些老宅名人故居居多。还有传奇将军罗炳辉的暂住地。记得丘吉尔说过一句话:“我们塑造了建筑,而建筑也反过来塑造了我们。”
城里的每一幢古建筑,每一家百年老店,每一块石碑,甚至街道的每一个角落都藏着一段故事。等着游人去观赏、去挖掘。
穿行于这些小街巷,能让人暂时远离喧嚣的街市,更好地感受当地居民的朴素慢生活。
华灯初上,灯光在舞阳河里泛起涟漪,一层层推向远处,整条河里就布满了灯的光影。
有人说:镇远是一幅“朴素中见珍奇,淡雅中显神韵”的水墨画,一点不过誉。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祁顺曾写道:镇远“多佳山水士大夫南边多游焉,或不得游则有为恨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