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当理答,使课堂教学更有效
江苏海安学者柳夕浪认为,教师的理答是指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反应,通常告诉学生所思、所答、所做的结果如何,告诉他们学习的正确、充分、恰当的程度,给予评价,从而帮助他们调整、控制后续的学习行为。简单来说也就是教师对学生回答提问地处理与应答。观察目的:从教师理答的角度看教学效果。观察对象:视频课例(孙双金老师执教《只拣儿童多处行》两个课时)
问题A语言性理答非语言性理答其他
B激励性理答目标性理答发展性理答诊断性理答有反应理答无反应理答
C简单表扬激励表扬归纳答案自己代答追问转问探问反问肯定否定动作理答神情理答障碍式留白式
简单重复提升简单纠正引导
70
5211143051357167
27
13
观察者思考:一、有效性理答:1、发展性理答 在课堂上,人云亦云的学生大有人在,往往你一打破砂锅问到底,学生就目瞪口呆,或者词穷理屈,本来就不自信的学生可能会受到自尊心的打击。而一个善于追问的老师,会让学生感到自信,会引导学生在回答中再进行深入地思考,从而在老师的追问中,答案越来越明晰,这样学生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而老师的追问犹如一盏明灯,指引着学生思考的方向,帮助学生打开了思考的闸门,相信学生一定会有精彩的回赠。从观察表格中高,我们不难发现教者在理答时运用追问这个方式是最多的,巧妙地追问使课堂上精彩不断: 师:你们这组厉害,3点理由,98分。还有其他组有更新的发现吗?能不能超越他们? 生:我三点都跟他们一样的,我还有一点,儿童是朝气蓬勃的,是春天的小天使。 师:这句话非常重要,儿童是朝气蓬勃的,儿童是小天使,从课文中找找,为什么这样说? 生:读课文第3自然段。 师:从哪里看出儿童是朝气蓬勃的。 师:喷发着生命的活力,只有儿童才有这样的景象。你能不能读好?找你这组的比你读得更好的。指一女生读。 你读读看。 生读:女孩子,男孩子。。。。 师:一齐读一读。让我感受到,儿童是朝气蓬勃的,喷发着生命的活力。 生齐读。 师:我把你们这样好的体会写下来,冰心奶奶为什么要只拣儿童多处行呢,因为儿童是朝气蓬勃的。 师:一双双发现的眼睛,靠的是会思考的大脑。还有什么? 生:我觉得儿童是朝气蓬勃的,他们是一个个的小天使。。。。 师:从……可以看出 生读第一自然段。 师:因为儿童像小天使,从这里你还读出了什么? 生:儿童像一群群小天使,是神圣的。 生:儿童是春天的使者。 师:多美的语言啊,老师一定要写下来。 师:这是你们的感悟。你还读出了什么? 生:冰心奶奶非常喜欢儿童。 师:我把喜欢改成喜爱儿童把他比作天使,天使是可爱的,儿童是春天的天使,儿童是春天的使者,冰心奶奶爱儿童。把这三层意思读出来。 齐读。 师:冰心奶奶为什么要只拣儿童多处行呢?还有原因吗? 生:我从第6自然段中读出来的。春天是这样的饱满,这样地烂漫。把春天写成这样的饱满,这样地烂漫,实际上写孩子也是这样的饱满,这样地烂漫。 师:字面上写春光,实际上写儿童。你有一双慧眼,火眼金睛,把藏在背后的东西也读出来了。不仅是赞美春光,更是赞美儿童的感情读出来。 教者在给与肯定的同时,一次次地巧妙地追问,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使学生在前一次思考的基础上,再思考。在教者地追问下,学生一步步透过文本语言,逐步走向深入,也就是教者所说的“把藏在语言文字背后的东西读出来了”。2、激励性理答 众所周知,课堂上教者那激励性语言犹如是火种点燃学生心中求知的欲望,是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动力。教者适当地进行鼓励、表扬,能让学生智慧的火花迸发,让整个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据课堂观察,教者在对待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激励性评价语言:
(一)师:你们这组厉害,3点理由,现在的最高分就是你们这组98分。还有其他组有新的发现吗?还有那个超越他们?师:一双双发现的眼睛,靠的是会思考的大脑。还有什么?师:从这里你读出了什么。 这种拔高要求提升式的追问,一般是对学习感到比较轻松,尚有余力去解决疑难问题的学生来进行深入、探究性地追问。对这类学生,鼓励性的评价语很少出现,但只要出现就得非常精炼,如本课堂中出现的:一双双发现的眼睛,靠的是会思考的大脑。主要是对学生进行肯定以及提出更高的要求,让学生向着更高的目标出发。(二)师:好,像她那样,谁来读一读自己喜欢的这一段。我看见举手的同学眼睛里充满着自信。师:读得真好,流畅准确。说说为什么?师:她喜欢她的内容,她喜欢她的语言,这个比喻句非常好,她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很强,真好。师:读得真好,好在声音响亮,声音响亮就是自信的表现,他还喜欢这一段是因为声音有趣。还有不同的吗?我喜欢不同的。 从以上几点教者的理答不难看出,教者非常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针对每个学生做出相应的激励性评价。教者豪不吝啬自己的表扬,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使他们产生巨大的内驱力,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探究式提问,使得学生的思考能够理出相应的头绪,也引导其他同学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特别是教者在对他们做出评价性理答的同时,让学生明白自己到底好在哪里?如:“好,像她那样,谁来读一读自己喜欢的这一段。”“读得真好,好在声音响亮,声音响亮就是自信的表现,他还喜欢这一段是因为声音有趣。还有不同的吗?我喜欢不同的。”等等这些指向性非常明确。这样一份为二的评价,不仅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有一个正确的科学判断,更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不足在哪里,还知道应该朝什么方向去努力。3、目标性理答: 当学生的表述虽然正确,但含糊不清时;当几个学生回答同一个内容,但是从不同角度来回答时;或者教者需要对刚才教学的内容作一个梳理,这时教者的整理性理答显得尤为重要,这样能使学生的回答清晰明确,条理清楚,对刚才所学的内容也一目了然。师:我刚才看了一下,有同学找了一处,有同学找了两处,有同学找了三处,要找到冰心奶奶只拣儿童多处行走的句子,要有一双发现的眼睛,书要读得仔细,而且要用你的小脑筋想。同桌两个同学讨论。如果你们找得相同,那你们两个同学是英雄,英雄所见略同,那俩人要说说理由,你为什么找这一句,说说各自的理由.如果你找的他还没找到,要请教,为什么你找到的他还没找到。同桌一起找一找,看哪一组找得准,找得全。师:是啊,原来冰心奶奶是路过颐和园,现在她们想不想到颐和园去啊?计划当中没有想去颐和园啊,是不是啊?但是她们看到颐和园的儿童多,于是她们就迎着儿童挤进颐和园,这一句话找得准。师:第一个问题大家解决得非常好。第二个问题:冰心奶奶为什么要只拣儿童多处行呢?原因是什么?理由是什么?为什么不拣儿童少处行呢?请你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边读,一边做上记号。你认为这里有个原因,用关键词写出来。还有一个原因是什么,用关键词写出来。打开书,默读课文,用笔在书本上圈圈注注。师:孩子们有发现的眼睛,孩子们能发现春光,所以冰心奶奶往儿童多的地方走,就能发现春天。你们体会得很深刻!还有第三个原因。 两个课时中,教者时而对学生的回答进行一下整理;时而对教学中的一个环节进行梳理,时而对学生回答的不完善进行一下提升或补充;时而对前一个阶段的学习方式进行一下小结,而后再提出新的学习方式;这样的目标性理答在两课时中一共出现了十六次。教师运用得非常巧妙,一点没人让人感觉到繁琐,感觉是必须的,非要不可的。而且无论是从次数上,还是在形式上,再或在内容上,教者把握的时机都恰到好处。
二、无效性理答:重复理答:如下: 师:春天来了,我们都想去找一找春天?是不是?是!你想到哪去找春天?说说看?你想到哪里去找春天? 生:我想到公园去找春天。 师:公园里去找春天 生:我想到野外去找春天。 师:野外去找春天。你还想到哪里去找春天? 生:我想到草原上去找春天。 师:辽阔的草原上去找春天,你还想到哪里去找春天? 生:校园的花圃里。 师:花圃里去找春天。 从上述教学片断可以看出,教者在重复学生的回答,有时可能是为了让所有的同学都能听清楚刚才学生的回答,所以教者才进行的重复;有时也可能是教者是为了给自己一个思考的时间,或给学生一个思考的时间,下意识地对学生的回答进行重复。但从本教学片断来看,教者是应该是两者都有之。一个是因为刚听完歌曲,学生的思维状态还没有完全转变过来,还沉浸在刚才那欢快的歌声中,有可能没有听清楚别人的回答,还有就是需要有一个时间去调整,然后才能再进行思考,这个过程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教者才会下意识地重复学生的回答。个人以为,前面两句可以重复,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调整,二后面则完全显得多余,是没有必要的。而本次课堂上教者重复学生的回答竟有16次之多,那是不是都有效呢?本人以为教者应尽量不要重复学生的话语,让学生自学会倾听,搜取自己想要的答案。 【反思】 我们作为老师,对学生的回答要做出相应的理答。我想这不仅是一个课堂观察研究的课题,更是一门艺术。 首先教者应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做出理答。我们要承认学生有着个性和认知水平上的差异,在进行评价理答时,一定要有针对性,要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尽量不使用同一种评价性语言,让学生主动学习。 其次,我们要多使用激励性语言进行理答。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提倡“批评就如同刹车,只会让孩子不做什么,不会让孩子做什么,鼓励、表扬和赞美才是油门,才能点燃孩子的生命之火。”由此可见鼓励、表扬的作用是巨大的,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当爱、信任和尊重的需要得到满足后才会产生自我实现自我发展的要求,这是人之常情,更何况处于成长发展中的青少年呢因此教师不应把精力放在专挑毛病上,毛病会越挑越多,应把注意力集中在发现和赞美学生的闪光点上,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唤起他们学习的激情来,使他们产生一种向上的力量,主动去追求真、善、美。教者善于运用激励性评价语,能让学生爆出良好的学习态度,能让“强者更强、弱者进步”,还能让一部分学生在思考中冒出创新的火花。当然,过度夸张而随意的鼓励、表扬,就不符合实际,出现尴尬的局面,还会降低教者的威信度,使激励性评价性语显得空洞,乏力,没有说服力。 另外,教者的理答要多样化,一直使用一种理答方式,就会使学生产生听觉疲劳,久而久之就会索然无味,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教者应不断改变评价语,退成出新,让学生有耳目一新之感,这样课堂上的气氛活跃,学生的思维也不会产生定式,在这样轻松愉悦地氛围中学习,学生乐于接受,更乐于探究,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而本次观察的课堂理答就形式多样,让人耳目一新。 最后,我想说的是,教者的理答要精练,无效话语不要重复。我在听孙双金老师的两课时,发现很多话语老师都在重复,有的是强调,有的是在无意识的重复,更还有的是在做无谓的理序。我以为教者在课堂上除了组织、调控、点拨时所需要用的话语之外,不需要再做过多的话语,我不怀疑本次观察对象的综合素质,但是我认为教者的语言还需要更严谨和精炼。再就是孙双金老师在第二课时的理答时,运用到了打分这一评价方式。试问孙老师是依据什么来打分?在观察时,我没有发现孙老师这一打分的标准。还有,第二课时开始时,孙老师就把四十八个学生分成十二学习组进行比赛“看看哪一组是最佳学习小组”。可我们看孙老师最后并没有给出答案。我以为象这种以打分的形式来进行理答的评价方式是否适用于课堂?如果想用这样的理答方式,那又该如何操作,如何评价,不然只能是有头无尾,或者是完全架空,老师自我主断的一个理答流程,并不能起到理答应有的作用。
写于2009年8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