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吧

这扯不扯,明明2018年就已经注册了微信公众号,可是自己居然给忘得一干二净。

时隔6年,当真心想要注册个微信公众号,以便在上面写点东西的时候,才在好朋友的提醒之下,找回了6年之前就已经注册,但始终没在这里留下一个方块字的平台。

丢失了6年之久的微信公众号,找是找回来了。

可是,没有负担的这一张白纸上,空空如也的每一条信息,都需要如实填写。

还好6年之前在实名注册微信公众号的时候,包括身份证号码和姓名等信息的内容还在。

与其它平台一样,几个字的自画像(简介)得有。有的人说,这看似不起眼儿的几个字,很必要。

至于,怎么个必要?

我至今还没发现究竟到底有多必要。

反正,张三李四,是个作者都有。

咱也就别搞啥特殊化了。捡几条干货,写上去,就算完成任务。

实事求是地给自己画个简笔自画像,一点儿都不难。重要的得像自己就行。

如今,粉饰自己“人设”的人,如过江之鲫,互联网上更是铺天盖地。

说来说去,刚开始,精于粉饰自己的人,几句开场白,多少还让人觉得有点儿意思。

可是,日久天长,并不太禁端详。

因为,有些人把自己美化得太不像剥了伪装之后的那堆那块了。

简简单单的几个字的个人简介,看似很简单,实则并不简单。

不过,这次重新返回微信公众号的最大收获,就是学会了利用人工智能,给自己画一个与自己的真实长相出入不大的头像。

最开始在简书,头条号、视频号以及微信上用头像,都是简书上的好朋友大画家千漫千寻给我手工画的。

后来,有人说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照片做头像,更具有亲和力,可能被平台推荐的机率会高一些。

用了一段时间之后才发现,那都是故事。

一点点都不靠谱。

这次利用人工智能,给自己画个自画像,其整个过程,还是真挺好玩的。

人工智能画像的时候,输入的关键词,描述本人的特征,越准确,ai画出来的头像,也就越像。

从电影写真、卡通、插画,一直到古风……整整34种图片风格,如果咱再挑剔说什么没有选择的余地,那就太不像说人话了。

随机选了一幅与俺本人相似度几近99%的ai作品做了头像。

妻子两眼放光,盯了一会儿这幅ai画像,转头又瞅了一眼俺。

“像,太像了。”

虽然,她嘴里没说啥,可是,从她的表情里,我能读懂的除了这四个字,再也没看出来其他意思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