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我们在讨论多数人与少数人的时候,实际是在讨论什么?
前段时间《奇葩说》“恐婚”话题下,马东和储殷教授的一段讨论上了热搜。
就当下年轻人的对婚姻的态度,储殷教授站在过来人的身份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婚姻就是一个最不坏的选择……”
而正是这个“大多数人”,瞬间引起马东的不满,并驳斥储殷是在制造多数人和少数人的对立。其中一句“因为你从来就只是大多数人”更是成为节目外很多网友对储殷嘲讽的话题依据。
那些嘲讽的字里行间里写着的是自由、包容和多元,却又无不洋溢着的是对于大多数群体身份的排斥和持有少数人观点的骄傲。
多数人与少数人的概念在这里早已不是统计学上的分类,那份少数人的优越感更多是一种基于二八法则(社会上20%的人占有80%的社会财富)逻辑下的少数精英身份的认同。
与之相反的大多数,则代表着碌碌终生的普罗大众,是平庸的代名词。
与其说那些批判的声音是排斥成为储殷口中的大多数,不如说他们始终对未来抱有一份美好期待。向往成为罗振宇、马东和李诞这样的成功人士,这本身没有错。
可是二八原则的存在不是给人们美好愿望,他是在阐述一个事实,80%的财富掌握在20%的人手中,我们中的大多数就是会沦为这剩下的80%中的一员。
到我们认清这一事实的时候,我们又该如何正视自身,失败者?庸才?
02.大多数人终将成为大多数人,大多数人也不意味着失败
2019年11月,人大失联女毕业生自杀的新闻让待业在家四个月的我,好一阵惶恐。
人民大学研究生毕业的24岁女孩,花一样的正当好的年纪,名校光环,高学历,毕业后又是从事高薪酬的金融行业,完全是别人家孩子的典范,天之娇女一般的存在。
可是这样一个优秀的女孩子,却偏偏选择了自杀这条不归路。
“最近工作经常出错,什么都做不好,对自己很失望。”初入职场的女孩向家人倾诉着来自工作方面的压力。
职场频繁失误导致不断对内的自我否定,和作为学生时代的佼佼者对自己的高要求相互博弈,焦虑不断升级。
那种压力我太熟悉不过了,直到大学毕业很长一段时间我都适应不过来。我不敢接受自己终究还是沦为大多数人一员这个事实,我不愿意相信自己只是一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女生,因为那是在逼我承认自己的失败和无能。
回到这位人大女毕业生身上,据其姐姐介绍,从小成绩优异,以全市排名前几的高考成绩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后来又留在本校读研。
一路成长过来都是人群中的拔尖人物,又该如何能够坦然接受职场中的自己和大多数人一样,有所为有所不能为。
现在很多鸡汤都会鼓励年轻人,你不能平庸,保持你的特立独行,你是不一样的烟火……将大多数人置于少数人的对立面,直接与平庸挂上等号。
可实际上,多数人与少数人从来都不是对立面,多数与少数应该是每个人理性思考后作出选择形成的不同群体,不应该是为了追求成为少数而刻意形成的对照者。
大多数人终将成为大多数人,大多数人也从不意味着失败。
03.我们不是失败,我们只是做出了适合自己的选择。
不是所有人都能功成名就,我们中有些人注定要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寻找生命的意义。
朋友小A给我讲过一个事情,一个朋友到她家玩了一天以后吐槽她不上进,堕落。
小A是我的大学舍友,一个向往公务员“一杯茶、一张报纸看一天”悠闲生活的女生,却误入劳心劳力的财务岗位,最终离职在家休整了小半年才重新投入职场。
新工作虽然工资不高,却胜在清闲,能够兼顾自己的生活,很符合小A的性格,和最初对工作的期望。
虽说小A事业心不强,可是也谈不上堕落啊。我顺着她的话问下去:“她为什么这么说?你怎么就堕落不上进了?”
“她说我不应该满足于眼前的安逸,朝九晚五按时下班,3000块钱的月薪。她眼中的优秀,是趁着年轻,恨不得996,在事业上做出点成就”
“可是每个人追求不同,相比之前,我觉得这份工作我干着很开心啊,而且,我也在认真工作啊!”
小A机关枪似的愤愤不平地吐槽起来,谁规定活得很普通但是适合自己就不是一个很好地选择了。
认识小A很多年了,我知道那不是尴尬的自我圆场,是她一直坚持的生活态度。是建立在清晰的自我认知和理性思考基础上做出的选择,有时候这又何尝不也是一种成功。
正如知乎上有个高赞答案说的那样:
多数人和少数人其实都不是你应该如何选择的理由,如果多数人的选择更适合你,那成为多数人也无妨。虽然做自己这句话听起来很酷,与众不同更有存在感,但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