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笺雅侃红楼——从没出场的老太妃如何与贾家被抄家扯上关系
(我是君笺雅,欢迎关注君笺雅侃红楼)
我一直同意《红楼梦》是一百零八回的设定。因为从七十三回开始,“绣春囊”的出现,就让《红楼梦》的节奏突然变快了。所有的事情都极剧恶化。这符合七十二(八九)对三十六(四久)的中国古代先天之数的设定。而《红楼梦》一定不会突然就写到贾家的情况急转直下,一定也会有一个契机,而这个契机就是五十五(七九开始)回,皇宫之内的老太妃病了。这也绝不是巧合,前面五十四(六九)回,后面五十四(六九)回。是不是也是一个先天的数数?
宫里的老太妃是谁书中没头交代,我们也无从得知。但按照之前我得推断,贾家属于先皇一派的老牌势力,书中没有交代太上皇如何,却说到老太妃病了,然后五十八回又薨了。从丧礼的规格来看,这个老太妃绝非一般人,太妃根本不可能用国丧。所以太妃应该是隐写。她的死,代表太上皇(太上皇活不活着不重要)的势力自断一臂!贾家这样的老牌家族的保护伞越来越少。留给贾家的时间不多了。
我数次说过,元春晋升贵妃后,关于省亲,皇帝只让这些外戚定期进宫看看。结果太上皇突然出来说只要有地方就可以回家省亲。这是完全不一致的旨意,换成是你,你听谁的?要我我听皇上的。但贾家却没有犹豫听了太上皇的。与他一样的还有那个吴贵妃(无贵妃)的父亲吴天家(无天家)。每次看到这里我都觉得不寒而栗。这个无贵妃和无天家说的会不会就是贾家?贾元春的贵妃是假的(皇帝给了个名头,本人根本不受宠),贾家阴奉阳违盖大观园的行为就是没把现在的皇帝放在眼里(无天家)!这样的贾家岂不是一定会上皇帝的黑名单。和皇帝不一条心,自掘坟墓而已。皇帝动手是迟早的,只是等待时机而已。时机在哪里?在宫中那些对贾家这些老牌势力有保护能力的老人家都死绝了!
老太妃一定就是一个能够保护得了贾家这些老牌势力的人。而她的病和死的规格之高,明显是国丧。这表明她的权利非常大。曹雪芹不会随意安排人出场的。第十六回写了太上皇和皇太后,五十五回又写了一个老太妃。一个老字突出她的辈分十有八九比太上皇还老。现今很多人考证老太妃是不是孝庄皇太后,这不重要。我们看书不代入现实中的人物。但这个老太妃如此高规格葬礼,她应该有孝庄皇太后那样的地位和权势,所有才可能成为这些老牌势力的保护伞,让皇帝也没办法。而她一死,甚至后面太上皇等一死,也就是新皇对贾家这样的老牌势力开刀的时候了。
《红楼梦》隐写很多政治斗争。往往一笔带过,但情节发展却往往让这些政治斗争显露一鳞半爪。比方贾雨村被弹劾罢官,林如海的突然死亡(疑点重重,结合贾宝玉的耗子精的故事讲述搬空香玉的情节),太上皇和皇帝省亲旨意不一致。贾家听了太上皇的。义忠亲王老千岁(老牌势力突出义字,太上皇的人)犯事了,忠顺王(新兴势力突出忠字,皇帝的势力)到贾家找茬,还有很多一笔带过的情节不消多说,这里这个老太妃,就又是一笔。
虽然关于老太妃只有简单的两段描写。但却从老太妃五十五回开头生病开始,《红楼梦》明快的色彩暗淡了。情节从欢乐急转变成了哀婉。到六十三(七九)回,群芳开夜宴,我说过和二十七(三九)回芒种饯花神正好凑成一场完整的祭奠(林黛玉的《葬花吟》是祭辞,群芳夜宴是供筵。参考贾府祭宗祠的先祭文后供筵的规格),祭奠之后就是群芳离散,大观园凋零。而七十三(九九开始)回“绣春囊”就是正式开始的败落,这一切都是从五十五回老太妃生病开始。
《红楼梦》是处于一个王朝新旧势力的交界,以忠顺王为代表的新兴势力势必以贾家这样的老牌势力让位让利给他们才可以。皇帝通过一定的试探,证明谁心中无天家。不巧,贾家就是这里的一员。贾家的腐败堕落也催生了他们灭亡的关键因素。而贾家不过是一个杀鸡儆猴的祭品罢了。他既不是第一个,前有义忠亲王老千岁,也不会是最后一个。等现在的忠顺王成了老牌势力,他们也要给新势力让位!贾家先行一步而已!王朝兴衰,帝王更迭每次都是血与火的历练。
另:我很早之前有个想法,就是贾家宁国府的发展特别像明朝,到了嘉靖(贾敬)皇帝而败落。荣国府的发展特别像清朝,孝庄皇太后(贾母)支撑着这个家,繁衍生息。这也是很多人在争《红楼梦》是明朝事和清朝事的关键点,其实,我认为小说最大的好处是作者可以完美的将自己想写的情节撰揉到书中,甚至包括自己的经历或者家事都有一些。但完全自传说,我却认为绝不是!有和我一样想法的朋友可以留言交流下。
最后总结这个老太妃是谁,答案不知道。反正很有权势,是贾家等老牌势力的一个保护伞。有人说一个太妃不可能有那么大权利,我想说,也没有太妃用国丧的规格做葬礼的。《红楼梦》有些情节仔细抠是疯子;有些情节不仔细抠是傻子!你是疯子?还是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