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8:00至8月2日下午18:00,是志愿填报时间。但是儿子的志愿学校没有出炉,老公有点着急,干脆请假,在家和我们一起理学校。
因为班里没有订省招生办的报考指南,我担心报考机构推荐的书籍院校及分数不全,于是下了省招办的一套电子版。电脑、打印机全部搬到宽敞的客厅里。我和儿子定学校,老公制成表格,要我们在表格中把学校的相关信息列出来。
其实学校已经找了一遍,选出了6个,老公说不行,至少得选15个,并说了种种理由,还特别指出要注意冲、稳、保、垫的梯度。看他滔滔不绝,我真不敢相信这是个没参加过高考的人说的话,看来这几天他也没少在报考上下功夫。
他帮助儿子找出了几个学校,并极力怂恿儿子去省外就读。我看他们选的,外省不是东北,就是西北、西南,心里不由得有点不舍,以致忍不住要掉泪。
下午两点多,我把初步定的志愿表发给了担任高三班主任的亲戚。六点多,他给我发来了他看的结果:三个院校近三年的各专业录取的分数情况,一张用红笔标注出的各专业去年录取的分数情况。我一下子感觉到自己无知了,原以为按位次、按分差就可以比较准确的判定所报志愿的可能性,现在发现还远远不够,保证喜欢的专业录取还需要做深入的研究。于是马上决定,尽早去找他和他沟通志愿情况。联系后,定在31号上午去让他指导。
晚饭,有点食不甘味,我听从老公的建议,晚上去他朋友推荐的一个报考机构了解情况。
到了以后,发现这个机构是临时租住的宾馆,所谓的机构由两个男人组成,一个负责用软件选学校,一个负责对学校进行微调。当时恰好一个学生正拿软件选的志愿方案让他微调。我发现他们只能从软件推荐的学校排名位次介绍学校,至于这些学校的实力及专业如何,他们却说不上来。仔细想想,我担心不靠谱,和他们聊了几句就离开了。
31号早上,一大早吃过饭,我和儿子就去找那个亲戚。在他的办公室里,他为我们分析了平行志愿的录取原则,指导我们如何增大自己被录取的方法。在他的指导下,我和儿子又重新商量了所报的专业,并一起研究计算所报志愿被录取的概率,一直忙到上午放学。
回到家时已经一点多了,但我和儿子心里已经清楚选择哪些志愿。由此,我也深深体会到,选报志愿真的是需要提前做许多工作的。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事提前准备是多么重要啊!
晚上,老公看了我们整理过的志愿顺序,一下子又发现了问题。他说志愿之间缺乏梯度,有两个学校去年录取分数相同,两个相差一分,这么多志愿其实相当于三个。我和儿子都有点不明白,觉得废了半天劲,挺好的。于是又发给亲戚看,亲戚的意见竟然和老公完全一致。在他的解释下,我仔细看了一下,终于明白了老公所说的梯度问题。心里也不由感叹,他为了儿子报考,这提升也真够快的。
当晚熬夜,我们三个又把志愿进行取舍,重新排序,直到夜里12点多才去休息。
总体来看,儿子所报的学校都集中在本省,考虑到专业的问题,甚至还报了本市的一个学校。最初儿子是不情愿的,但自己上网查了资料之后,发现这所学校的某个专业在全省乃至外省都很有名,甚至和一些211院校的这个专业也不相上下,于是就同意了。因为离得近,有充分了解的便利。8月1号一大早老公就和我商量去这个学校了解一下。临行前,我又仔细把这所学校的专业看了一番,发现它这个所谓的重点专业把去年的大类分成了小类,儿子所报的专业就是大类的一个分支。我心里有点嘀咕:这样会不会所学不全,将来就业或考研会不会受影响呢?毕竟这关系到孩子以后的就业方向。
没有和老公再探讨这个问题,因为我们都不懂。但一路上,我都在思忖这个问题,有点不安。忽然想到可以咨询一下这个专业毕业的一个学生。打通电话以后,他给我分析了一番,果然,这个专业从大类中分出来之后普适性消失,变得有点偏门,选择工作局限性增强。我转告给了儿子,儿子倒没有我那么动摇,他说,妈妈,这些吓不住我。看着他不在乎的神情,忽然,我的心安定了下来,儿子选择,必然有了解的,也许,是我太过保护了。世上有些专业,注定是孤独的,但是,怀抱热爱,会让普天之下的赤子之心相携相助,从而使前进的道路充满了欢乐。
我们临时掉头回家,那所学校似乎没有必要去了。我们应该回家让孩子自己好好斟酌专业,大学,毕竟是他去上的。
再次思考原来所选的每一所学校,再次取舍,再次斟酌专业,对专业进行排序。
晚上6点,我终于觉得缓了一口气,和老公一起去和朋友聚会。聚会期间,免不了相互询问孩子,其中一个常帮别人报志愿的朋友对儿子的志愿又品评了一翻,认为冲的学校位次太高,易影响后边学校录取。后来,他又阐述了一些报志愿注意事项,让我对志愿的填报更为清晰了。回家路上,感觉很庆幸没有辞掉这个聚会,朋友的思想与见识让我受益匪浅。读书,交流,实践,三者合一,才能成全一个人思想的丰盈、能力的进步。
聚会回家,精神很好,不能睡去。对儿子填好的志愿做了审核之后,登上知乎,再次查询这些学校的情况及相关专业的课程、现状、前景。我想,我总该知道儿子将来的四年学习的是什么。半夜,老公醒来,说我是瞎看。也许是吧,谁知道被哪个专业录呢,看那么多干什么呢?
8月2日上午10点20,儿子提交了他的高考志愿。尽管很冷静沉着,后来还是发现第二个志愿的专业二和五重复了。
高考,至此结束,无论结果如何,未来都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