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布置作文时,顺道给自己布置篇不是作文的作文。——题记
我是一个特别喜欢听音乐的人,以前喜欢周杰伦,许嵩, 汪苏泷,好像我们那会的高中生都特别的忧伤,时常一个人呆呆的坐在角落里,嘴里哼着昨夜背的歌词,看着身边一个一个跳将开来的同窗好友,眼神便恍惚了起来了。倘有人问津,美其名曰“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
课间,如果要是正赶上掌管广播室的主任心情大好,终于听进广大同学箴言的话,一曲《青花瓷》,随风飘飞的落叶,托着腮、美丽又安静的女同学,夕阳爬上脸颊,爬上旧旧的白墙,还有飞鸟落在生着苔草的屋顶,似乎——这就是最美好的青春。
大学那几年,喜欢听陈奕迅的歌,从《k歌之王》到《人来人往》,从《斯德哥尔摩情人》到《富士山下》,从《好久不见》到《孤独患者》……那些时光,那些人儿,现在每每想起就如同梦幻一样,常常在昏昏沉沉的午后醒来,让人分不清过去与现在。
那时候,我们能在早上六点的时候赶到篮球场,然后大汗淋漓的再赶往五楼的英语教室,我们能在下午三点的时候逃掉最严苛的思政课,只因为联盟的战队赛不能输,我们也能为了帮助寝室唯一的单身狗谋求幸福一起守到零点。我们爱去图书馆跟学姐坐在一起看书,也爱去舞蹈室看学妹正在准备新生晚会的开场舞,我们去吃烧烤,去喝啤酒,去吹牛,去见喜欢的人……朦朦胧胧间,从清晨到傍晚,从春夏到秋冬,从溶溶月色到淡淡秋风,俱如云烟般开始萦绕,盘旋,仿佛又站在学院的门口,一个单薄少年,穿着白衬衣,拖着崭新的特大号行李箱,装着乱七八糟令人神往的故事,风尘仆仆。
毕业后喜欢陈鸿宇,喜欢《理想三旬》,喜欢民谣。
再后来还是喜欢民谣,喜欢马頔的《傲寒》,喜欢陈粒的《祝星》,喜欢宋冬野的《董小姐》,喜欢尧十三的《北方女王》……那两年,一个人就像一个世纪般的漫长与无聊,整日的忙碌或者整日的孤独,理想在摇摇晃晃的阁楼里发霉、腐烂,直至消失在一个又一个荒凉的深夜里。我那时和同事一起合租在幽深的巷子里,没有路灯,没有指示牌,车马拥挤凌乱,倘若来个一辆自以为是的外地老司机,就得堵他个半天,幸而我是没有车的。房子离上班的地方不远也不近,却总是起的很晚,比起现在还要晚。常常须要在洗漱的同时,把衣服穿好,扣子嘛,就留着在奔跑的路上扣好吧。下班的时候,快是晚上十点了,小城深秋的夜晚要比别处更为寒凉,粗糙的水泥路面,瘦高的法国梧桐,街道,空荡的厉害。这时起风了,风从街头开始涌来,先是掀起漫天的黄叶,再劈开失修的广告灯牌,一直扑到眼前,扑进匆匆的身体里。一瞬间,只觉得,风好大,一吹,好像好多年就过去了。
时至今日我依然清晰地记得, 那夜月色如安德略湖水般孤独、苍茫。
现在嘛,喜欢的歌好像太多,又好像没有什么喜欢的,扣扣音乐里播放记录每天都在不断的变化着。前一段时间新建了一个歌单,名曰“一条狗的善良”,存放了《安静》、《别问》、《你要的不是我》等等,此时大多已忘却了当时喜欢的理由。奇怪的是挺多的网友给收藏了,一网友“我不做大哥好多年”私信我,“你是一条狗吗”,我说是的。
以前觉得长大就是别人觉得你长大了,再或者是自己觉得自己长大了。现在我才明白,真正的长大,不是时间消逝,不是青春不再,不是爱人远去,也不是对酒当歌应泪流。真正的成长是无关风月,是人来人往。
是从静谧的夜色中来,到更静谧的夜色中去。
——2021.4.3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