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两天就要跳下万丈深渊,他们的父母为何如此残忍?今天就带你看看出生就面临死亡的白假黑雁。刚出生仅有两天,翅膀还没长出来的小家伙,绝对想不到鸟声迈出的第一步,就是跳下 40 层楼高的悬崖峭壁。这不是一道跳不跳的选择题,而是必答题。这些小家伙已经两天没有吃东西了,再不跳就会饿死,跳则九死一生。他们的父母在崖底呼唤着,似乎在喊,要么在上面饿死,要么跳下来。于是,他们在父母叫声的引导下,勇敢的迈出了这一步。因为他们知道,跟着爸爸妈妈走才有饭吃,所以为了活下去,他们坚定地走向了死亡。而他们唯一能做的,也只是尽量找个方便跳崖的好地方,调整好蹬腿的力度,纵身一跃,剩下的就交给命运了。他们在坠落过程中尽可能的舒展开身体,展开脚蹼,拍打几下稚嫩的翅膀,以减缓下降的速度。这期间必然会经历撞击、翻滚、坠落、再撞击、再翻滚,直到滚落崖底,停止翻滚。
好在刚出生的幼鸟体重非常轻,再加上有一层蓬松的绒毛,以及腹部相对较多的肉,能够起到缓冲泄力的作用。所以只要他们在跳崖过程中尽量保持平稳,争取让腹部跟岩石接触,这样就会有大概 30% 的几率是能活下来的。而超过半数的幼鸟经历如此残酷的跳崖过程后,将再也无法重新站起来。北极凛冽的风吹拂着他们细嫩的绒毛,像是在哀悼着新生命的死亡。那些被淘汰的新生命连一顿饭都没有吃上,生命就结束了。
而幸存下来的小家伙们,虽然已经摔得晕头转向了,但是还没有摆脱危险,还不能放松休息。他们必须立刻站起来,快速跟上父母的脚步,离开这个危险之地。因为他们和父母撕心裂肺的叫声,已经将北极狐们吸引过来了,如果不能马上离开,他们依然会成为猎食者的口中餐。
白家黑夜跳崖之旅简直就是生命的奇迹,在经历数十次惨烈的撞击后,幸存下来的优胜者才有机会和父母一起抵达河边的觅食地。那么说到这儿,问题来了,为什么幼鸟一定要经历这样的绝壁求生呢?这个要从白加黑暗的生活环境说起。白加黑暗是一种冷水性海鸟,主要生活在北极圈内的一些海湾和河口地区,那里天敌众多,包括乌鸦、北极狐、北极熊等等。如果在水草风貌的河流或湖边繁殖,他们的幼鸟根本没有任何浮出的机会。所以为了躲避天敌,他们选择了在环境恶劣、孤悬的崖顶上筑巢。如此极端的孤立方式,才能远离地面的掠食者,从而安心繁衍孵化幼鸟。
虽然这样做可以避开陆地捕食者,但这样就会遇到一个致命的问题,那就是新出生的幼鸟没有食物,最近的食物所在地离这里也有几公里远,而且白加黑燕不吃鱼虫,主要以水生植物的嫩芽、茎叶、种子等为食,再加上这些食物本身能提供的营养很有限,这就造成了他们无法像其他鸟类一样带虫子回去给幼崽喂食。
你想想,一趟趟的来回跑,只是带几片叶子回来,别说养活下一代了,连他们自己都会累死。而等幼鸟羽翼丰满,学会飞行还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所以百家黑燕放弃了喂食幼鸟的方式。采用这种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带着幼鸟直接到觅食地去进食。所以只能让幼鸟们在饿死之前,自己跳下悬崖了。
跳崖这种方式看似残忍,其实也是在挑选着更强壮、更灵活,更适合飞行的优秀基因。只有成功落地的佼佼者,才有机会完成生命的接力。其实千万年来,北极地区的悬崖峭壁被冰雪覆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