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生我们如果不上不下又如何

致我们不上不下的生活

近期看到一个几个月前的对话视频:北大VS二本,致我们不上不下的一生。

两个女孩,一个北大毕业成了网课老师,另一个二本毕业漂泊不定,甚至尝试卖过菜。

让我印象深刻的几个片断:

二本女生问北大女生,你身边应该没有几个考上二本的朋友吧,北大女生说是。

北大女生说,在大学四年,基本没见到从乡村考上来的学生。

噢,说一下,北大女生来自北京,二本女生来自小镇。

资源的限定性已经决定了,寒门再难出贵子。

二本女生在豆瓣创办了”不上不下的我们的一生“小姐,里面不乏自谙废物的985、221和海归。

我特地去看了一下这个小组,更多确实是看来已经被限定好的人生。

有年轻人,毕业一年,在小县城考不上研,找不到工作,投了上百份简历回复寥寥,约了面试又因为疫情被搞砸。

有快40收入低的妈妈,在事业单位工作但属于编外,带着智力有缺陷孩子,丧偶式育儿,想喘口气平生第一次去健身房,结果家里人以为她不想带孩子,扔了她想提升自己备考的资料。

这个时候,我们能说出鸡汤式的话语吗?

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成功,如果你没成功,是因为你不够努力。

我相信,逆天改命。但不能要求每个人都有那份动力。

有天资,有性格,有环境,有运气,有努力,人生的组成元素太多。

你不能不承认,有些人,出生就比你已经跑太远。

有些人,得到的支持就是比你多几百倍。

你也不能不承认,有些事情,你再努力也做不到。有些人生,你再想要,也得不到。

也不要轻易定义别人,正如只能用便宜卫生巾的女孩说“我有难处”。

你不知道别人背后有什么样的故事,又怎能谈何不食肉糜?

所以,我们大多数人都过上了普通的生活,却又羡慕着别人的普通生活。

不上不下,上的极限在哪里?下的极限又在哪里?

我也来自一个小城市,上了当年也算高分的221学校,但错失了自己最心仪的学校与专业。

误打误撞进入了地产这个行业,没有进最大的公司,也没有进权利最大的甲方。

看着地产从谷底逐渐爬上黄金巅峰时期,又再掉落神坛。

读了许多书,做了许多新尝试,似乎也没有多厉害。甚至回头想想,好象也没啥一技之长。

喜欢写字,却将文字变成了商业操盘工具,只能说是“文字工作者”,而并非我最想要成为的文学理想。

吃了行业的红利,顺利置业大城市,买了不是最好地段最网红小区的房子。

有看准升值十倍红利的眼光,但是无充足启动资金,家庭关系也不敢冒险。

多次在职业的十字路口,选择了坚持一个行业,一个公司。

很多明明知道,有更好的选择,但也知道,那不是我那时能承担,或者最需要的生活。

想要,和需要,不是同一件事。

所以,似乎这一路走来,也是不上不下。始终,没有成为“最好”。

但,那又如何?

不幸福?不满意?还是不甘心?

内心总有想要追求更好的焦燥,即使到了所谓的“上”,仍无终点。

害怕往“下”,但平静接纳一些不能改变的现实,是不是至少心态不向下?

说是躺平的借口也好,松驰感也好,接纳当下此刻就是最好的选择。

曾经单身走天涯,随处看世界,但现在负重前行,又何尝不是一个新体验?

我坦然此刻的不上不下,但不放弃更好的“往上”,也无惧可能发生的“往下。”

与其羡慕他人,不如自己跳舞。

大雄如此普通平凡,也遇上了属于自己的叮当猫。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