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程序员式思维来看待稻盛和夫的幸福公式
稻盛和夫,日本经营界传奇人物,在51年的经营生涯中,一手创造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京瓷和KDDI,却在退休时把个人股份全部捐献给了员工,自己皈依佛门,转而去追求至高财富提炼心智。
本文我不想过多的讨论和评价日本“经营四圣”之一的辉煌业绩,也不讨论他如何使许多企业起死回生的经营法宝。我更想谈的是他结合自己经营生涯和人生感悟后悟出的幸福公式:“人生·工作的结果 = 思维方式X热情X能力”
首先我需要感谢公司的老板大家都称肖博,但我更愿意称他肖叔,因为他更像是我老师和人生道路上的朋友,我平时不喜欢看文学哲学类书;《活法》这本书是他极力推荐给我的。看了后,对稻盛和夫有了更深的了解,也首次感受到了企业家的哲学的魅力,这是我被他吸引的第一个原因。我很喜欢稻盛和夫的幸福公式,我也见过很多人给的幸福公式,但是他的公式很特别,公式的参数不是满足加法法则而是乘法!我见过很多人给出的都是加法法则,这让我感到了迷惑。
幸福是实现人生的价值,从工作的角度来看,实现价值的途径有很多,工作是其中的一种,价值的体现就是努力工作后的成绩、结果。那如何工在作上有完美的结果,稻盛和夫给出了上述的公式,他认为从工作角度,实现这个幸福需要思维方式、热情和能力且同样重要,缺一不可。满足乘法法则是因为即使是能力很高而缺乏热情也不会有好结果。相反,自知没有能力而以燃烧的激情对待人生和工作,那么比赋予先天资质的人得到的结果好得多;“思维方式”是精神应有的状态或对待人生的态度,也包括好的优秀的哲学、理念或者思想等,主导着方向,因而有正负之分。一旦思维方式犯了方向性的错误,仅此一点就会得到相反的结果。可以这样理解热情和能力是驱动力,思维方式是导向,导向没有或者错误会导致事情想更糟糕的地方发展或毫无进展,没有头绪;不管哪种都会直接影响到结果,小到员工工作,大到企业生存,最终失去幸福感。这也恰恰符合乘法的奥义所在,简单的累加无法体现出导向性对于一个人幸福的直接性影响。再一次地被稻盛和夫的智慧所吸引。
现在我想多说一些自己的想法,稻盛和夫的幸福公式是很纯粹的,极致精简主义,没有过多的因素的干预。多数的程序员(至少我是这样)是追求简约风格的,简约而不庸俗,不要华丽的臃肿,从这点上可以看到稻盛和夫的作为企业家的独特,深入体会到人生幸福的真谛并升华提炼得到的就是“思维方式”、“热情”、“能力”。但是企业家有企业家的思维和价值观,人民教师有人民教师的幸福感,程序员也有程序员的价值追求和幸福公式……各行各业的人都有自己的幸福感和追求,稻盛和夫之所以把公式精简到很纯粹,是因为纯粹的极致往往就是高度的抽象!更加能够适用其他的领域,即便是新旧一代的程序员,追求幸福的起点不同,过程都是相同的。他的公式在应用到不同行业的时候“思维方式”、“热情”、“能力”都需赋予不同的含义。正如稻盛和夫提到的“那么“积极方向”的思维方式是什么呢?没必要艰难地思考,简单地认为“凡事往好的方面着想”就可以啦。”我想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至少搞IT的会明一点做最坏的打算,往往才能险中求胜。
拙人之见,望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