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原创,文责自负)
寻古览胜十里泉
徐民伟
“十里泉”,又名“许池泉”,位于枣庄市市中区光明路街道十里泉村,因其地处古峄县城北十里,故得“十里泉”之名。传说,上古时代的贤士许由,听说尧想把帝位传让给他,觉得污染了自己的耳朵,就来到此泉洗耳,洗后连夜逃进山中,隐居不出。因为许由曾在此泉洗耳传说的缘故,这便让“十里泉”又有了“许池泉”的雅号。此地泉水众多,水量丰沛,其喷吐涌流,绿波荡漾的景象,被誉为“许池绿波”。“许池绿波”为古峄县八大景之一。
据《峄县志·山川卷》记载,“许池泉,城北十里岭下。其大者有五:一曰珍珠泉(喷吐如珠),一曰锅泉(状如沸鼎),一曰筛泉(有簸扬状),一曰金花泉(映日有金碧色),一曰灰泉(渊深如灰色)。其余列泉无数,皆自平地仰出,沙石澄澈,芹藻缤纷。时有嘉鱼,巨目长尾(俗谓龙眼鱼,别水无此),游泳聚亭下。日光上彻,金碧焕然,寒色动寺壁。寺,乾隆时张令玉树所修(龙王祠,故兰陵令荀卿祠亦在其北);而亭,则明嘉靖时许令宪所建也。咸、同乱后,庙宇倾侈,亭亦就圮,惟旧所为石桥尚存。登桥而望,车稍、云谷诸峰屏于后,青檀、桃花诸峰拱于前。而西南诸山,迤逦东来,列岫连冈,萦青叠翠,若巨鳌衔尾而东驰者,亦可谓擅山水之胜概已(邑八景“许池绿波”)。
从以上记载中可以看出,“十里泉”应该是古峄县的一处观景览胜的极佳之地。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此地既有泉喷波涌的泉胜之美,又有亭台殿阁的古建之韵,还有畅览山水的地理之妙。
其泉胜之美,主要是体现在众泉喷涌,绿波荡漾的景象上。正如前文中所述的那样,此地泉水众多,多到大泉有五,小泉无数。此地泉流隽美,美到形态各异,千巧百奇。它们有的喷吐如珠,名“珍珠泉”;有的状如沸鼎,名“锅泉”;有的犹如簸箕筛扬,名“筛泉”;有的在阳光的映照下呈现金碧的色彩,名“金花泉”;有的由于泉渊较深,水色如灰,名“灰泉”。这些有名字的和无名字的众多泉水,它们“皆自平地仰出,沙石澄澈,芹藻缤纷”,将十里泉的泉涌水流之美演绎得如诗如画。尤其让人称奇的是,泉水中还生长着一种此地独有的珍奇鱼种,这种鱼眼大尾长,俗称“龙眼鱼”,它们摇头摆尾,金碧焕然,游弋于亭、桥之下。难怪此处的涌泉被誉为“许池绿波”了,难怪此处的美景名列古峄县八大景之一了。
而其古建之韵,则是指的修建于泉池周边的一些祠庙殿宇、亭台楼阁、古道石桥。初春时节,在我探访“十里泉”的过程中,看到了两块古碑。一块尚存“许池”两个大字,落款“乾隆壬寅”;另一块则文字漫灭,不可辨识。听当地的一些老年人介绍说,“过去在泉的西面有龙王庙,庙门朝东。村里六十岁左右的人,小时候就在庙里上过小学。庙的北面古代的时候是驿站,庙和驿站的西面紧临着是一条南北走向的官道。听老辈的人说,先前泉的北面也有寺庙,还有荀子祠,泉边有亭子、石桥”。这些说法与前文所述的“寺,乾隆时张令玉树所修(寺庙是清朝乾隆年间的峄县县令张玉树主持修建的)”;“龙王祠,故兰陵令荀卿祠亦在其北”;“而亭,则明嘉靖时许令宪所建也(亭子是明朝嘉靖年间的峄县县令许宪主持修建的)”等等的记载,二者基本一致。《峄县志》中还印有“峄县八大景”的图画,其中“许池绿波”一图中所画的景象,与前文中所记的和村民们所讲的,三者也是大致吻合的。由此可知,当年“十里泉”的古代建筑之胜了,可以说这些古代的建筑与泉池的绿波一起,共同把“许池绿波”的景观神韵,渲染得古色古香、古意盎然、古韵悠悠。
其地理之妙,说的则是“十里泉”所处的特别的地理位置。“十里泉”处在古峄县的南、北两条山麓之间盆地的中部,漫步于“十里泉”边,近观能够品水,远眺能够赏山。向北看,可以望见车稍、云谷诸山连绵起伏;向南望,可以看到青檀、桃花诸峰拱立于前。也就是如前文所描述的那样“登桥而望,车稍、云谷诸峰屏于后,青檀、桃花诸峰拱于前。而西南诸山,迤逦东来,列岫连冈,萦青叠翠,若巨鳌衔尾而东驰者,亦可谓擅山水之胜概已”。由此可见,“十里泉”在古峄县该是一处何等优越的观景览胜之地了,说其为“观景览胜的极佳之地”是毫不过分的。也许正由于此吧,“十里泉”吸引了古峄县的许多文人雅士到此观景览胜,吟诗抒怀。《峄县志》就收录了部分吟咏“十里泉(许池泉)”的诗作。其中有明朝诗人王瑛所写的《许池泉三首》,他写道,“沧浪百窦沸清流,静抱山城十里秋。”“树里灵源秋正深,潆洄遥泄万岩阴。”“凉日亭皋浸玉波,开襟千里野云和。”清朝时曾任峄县县令的仲宏道在其所书的《许池泉》一诗中也写道,“溪流曲曲石泠泠,为溯沧浪见地灵。声出树间疑作雨,澜翻石底悉浮星。”明朝诗人赵衙在其所书的《春日许池泉》中更写道,“落日许池上,春风嘉树林。繁花茅屋映,高柳鹭塘深。迥野烟华腻,乱山空翠阴。坐来频啜茗,幽兴独能禁。”这些诗作既表现出了“十里泉”曾经的山水景色,也增添了“十里泉”的文化底蕴,让本已诗情画意的“十里泉”,愈加的底蕴丰厚、神采飞扬起来。
不仅于此,曾经的“十里泉”还不仅只是具有上面所说的泉胜之美、古建之韵、地理之妙,它还具有供人饮水之功、灌溉农田之利。据《峄县志》收录的“元大德丙午年”所立的《许池龙神庙碑》所记,“夫池,其泉源流混混,不舍昼夜,散漫四郊,濯溉稻田无虑万顷,居民受无穷之利。”而且,“十里泉”在相当一段时期还是枣庄老城区人们的重要饮用水水源地,我最初知道“十里泉”这个名称,就是从儿时饮用来自“十里泉”的自来水知道的。“十里泉的水真好喝”,这是当年人们在喝水时常唸叨的话。“十里泉”,以其甘冽的水质成了许多人饮水时的美好记忆。
“十里泉”值得珍视,“十里泉”值得好好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