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眼里,医学博士,通常代表着高大上的专业学历,令人瞩目的科研成果,救死扶伤的高明医术。
一个让患者、同行、亲友乃至社会舆论高度赞赏和肯定的身份,是一个自带光环的标签。
而保险代理,则代表着中低等的学历文化,良莠不齐的素质水平,鱼龙混杂的销售环境,没有专业度可言,最适合下岗职工再就业。
四五十岁上下的中年大妈和一身廉价正装的小年轻曾是这一群体的典型代表。
正因如此,当我第一次切切实实得知,身边有医学博士转行投身保险业时,我是感到有一丝惊诧的。
结识H是一次机缘巧合,在互加了微信好友之后,我发现,她的个人介绍是某外资寿险公司的寿险规划师,嗯,就是俗称卖保险的。
这年头,谁的朋友圈里还没有几个卖保险的呢,这一点也不稀奇。
后来慢慢交流多了,我才得知H曾经是心内科医师,医学博士,负责过国家级科研课题,还因此为团队争取到了一笔不小的科研经费。
当她云淡风轻地跟我说起过往的经历时,我的好奇心被点燃。
作为医学博士,医师的职业地位比保险销售光鲜体面得多,两者简直不可相提并论。
要知道,过去十几年里,有关保险的负面新闻经常见诸报章媒体,时常看到某某消费者在不明就里的情况下被忽悠购买了保险产品,陷入进退两难之地,惨遭坑骗。
于是乎,“保险”就成了骗人的代名词,“卖保险的”就变成等同于骗子传销之类的过街老鼠般的存在。
国内保险业野蛮生长时期,由于信息严重不对称、从业准入门槛过低、行业监管不力、制度规范不健全等种种因素,整个行业带给吃瓜群众的负面印象可谓根深蒂固,难以消除,以至于今天,“保险从业者”还是一个让人不那么待见的身份标签,至少社会形象显然是不佳的。
一个堂堂医学博士,弃医从保,完全跨领域转型,几乎彻底改变职场发展轨迹,这样颠覆传统的转型之路,我们从中又能获得什么样的启示?
职场女性的选择与放弃
对于H来说,医学博士、心内科医师、二宝妈妈、异地双医夫妇……这些都是打在她身上的标签,是生活和事业的双重烙印。
当家庭和事业的时空矛盾无法调和时,H作为职场女性的非典型代表,做出的却是身为母亲的典型选择——结束两地奔波,从省城辞职,放弃现有的一切,以3/4的家庭重心为转移,回到家人所在的三四线城市。
女性从古至今似乎天然就以家庭属性为重,这是社会发展到今天,仍然存在并且普遍默认的观念。
当同属职场的夫妻二人需要为家庭作出工作上的放弃和牺牲时,多半是女性回归家庭(少数相反情况不做讨论),即便是像H这样的医学博士也难逃例外。
职场女性,特别是本已拥有良好事业发展和较高平台的高学历高素质女性,在面临家庭事业两难时,在夫妻二人职业发展势头相当时,把潜心事业的机会留给另一半,选择暂离职场,是出于对家庭的爱与责任,总要有人付出牺牲,而女性总是承担更多。
跨行转型的契机与动力
辞职后H也曾想过回到本地继续开展医学事业,也有医院向她抛出橄榄枝,然而,母亲的患癌离世让她陷入无尽自责,想尽一切办法也未能延长母亲的生命,作为医师她第一次深切地感到无助和迷茫。
每一个病患身后都是一个家庭,医师能做的,只有全力以赴,尽人事听天命,而面对病患家属遭受的痛失亲人以及经济损失却毫无办法。见多了生离死别,除了几句劝慰之外,什么也做不了。
而曾经的双医家庭特殊性,夫妻二人忙于繁重的医务工作而忽视对孩子的陪伴,这也是一直以来让H满怀歉疚的心结。
在H犹豫转行的时候,她收到了某家外资寿险公司的邀请,在一次又一次的反复接触过程中,她聆听了数位同样是医务人员转行保险业的前同行们的职业感受。
弹性宽松的自主工作时间,只要做好计划安排,完全可以有更多精力照顾家庭。
更重要的是,她对公司站在客户立场,从家庭财务安全角度出发,进行寿险规划的保障理念深表认同,并且对公司投保严进宽出,高效完善的理赔服务,乃至这么多年0投诉的良好信誉极为认可。
最终,H选择勇敢跨出这一步,坚定转型改变的信念。
正如她过去是一名治病救人的医师,而不是卖药的,现在,她选择转型为一名拯救家庭财务安全的寿险规划师,而不是普通“卖保险的”,其成就,不亚于挽救生命。
自我价值的拓展与实现
身边很多亲朋好友对H的辞职转行表示不解,更多的是觉得可惜,然而从H自身角度以及保险行业大环境来看,这未必不是好事。
对于H来说:
1、做医师,服务的是个体生命,医术再高明,也有一定的时空局限性;做寿险规划师,服务的是家庭财务生命,当风险来临时,可以从容应对,活得有尊严,不必伸手乞怜;当不幸离开时,可以用另一种方式传承延续爱与责任。
2、转行保险业并不意味着放弃医学,恰恰可以利用自己多年的医学知识为客户提供更为专业的增值服务,包括深入浅出地解读有关重疾险条款,将晦涩难懂的术语变成易于理解的表述;
为客户提供健康保健,特别是心血管疾病等方面的信息咨询等,这些看似无形却十分有价值的工作,充分体现了专业优势所在。
3、科学严谨的医学工作态度,同样适用于寿险规划师工作。要为客户家庭建立完善可靠的财务安全保障,就需要像医生认真对待病患那样,认真倾听客户的诉求,切实站在对方立场,科学制定符合家庭实际情况的财务保障计划。
我曾亲见H为了一个前后对不上的数字,反反复复细细推算了N遍,冥思苦想找原因,最后终于对上时,高兴地像解出难题的小学生一样。
有这样专业严谨的工作态度,才会赢得客户尊重和信赖。
4、从事寿险规划师工作,除了自身的医学知识外,不仅要学习保险知识,更要对金融、法律、管理、心理学等各方面通识有所掌握,是自我价值投资的增值过程。
单一技能将难以应对迅猛发展的社会需求,多种斜杠力的培养才是立足职场的生存之道。
对于保险行业来说:
越来越多像H这样的高学历高素质专业人才的转型加入,对整个行业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寿险规划师这样的保险销售应逐步向精英销售方向发展,提高从业准入门槛,将不符合要求的低学历低素质人员逐步淘汰出去,净化保险行业大环境,提升保险代理人队伍整体水平。
通过十年二十年的更新迭代,扭转社会公众对保险行业的认识,消除对保险特别是人寿保险等的偏见。
总结H的转型历程,简单概括可以得出三点启示:
1、 无论身处哪个行业领域,在自身专业技能外,寻求机会发展培养多种通用能力素质是未来职场人实现长久立足的根本。
2、 选择跨行转型,看似毫不相干的领域也会有内在共通之处,找到这些共通之处与你自身优势资源或能力相结合的连接点,建立你的根基,不断放大完善自身优势,这种基于优势发挥导向的转型才不会是人云亦云、盲目趋从。
有的职业前景美好,但与自身资源能力并不匹配,硬是一头扎进去,只能落得满头包。
有的职业看似不为人称道,但仔细分析之下,却是能将自身优势发挥到极致的用武之地,那这时你要做的就是勇敢去闯。
3、一个人的改变提升对职场而言微不足道,但N个人的共同努力却足以推动整个行业生态环境的进化和净化,而拥有良性发展循环的行业领域,又必然会吸引更多优秀人才的加入。
于个人,于行业,于社会,这应该是复利效应的最佳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