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比较爱提写作的事情,所幸再列个清单说说如何识别公号文章的好坏。每天刷屏的你,是否认真考虑过公号文章好坏的问题呢?现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个人精力越来越宝贵,我们要确保自己的精力都用在值得的事情上面。今天为大家梳理一下我个人如何判断公号文章值不值得读。其实任何事情都可以制定一个参考标准的,关键在于这个标准符不符合自己的需求。
1、看需求
根据不同需求来精选文章。建议找知识类的公号。这类公号可以提供大家较为全面的认知视角,不偏颇,不暴怒。建议不要过多关注情感宣泄的公众号,这些公号文章只是满足了作者个人的表达欲望。虽然读者容易被带入其中,也只不过是发发脾气罢了,文章的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这里推荐几个:罗辑思维——知识届第一网红;新生大学——成长类第一网红;吴晓波频道——经济类自媒体。
2、看账号主体
几乎各个业界有名的公司都会推出自己的公司公众号。我们可以通过搜索关注自己熟悉的传统媒体,比如南都集团公号;腾讯大家——评论类文章;今日头条等。
这类公号是传统媒体对接互联网的一种尝试,各大媒体在传统行业已经深耕了几十年,所以内容生产的质量是有保证的。
个人公号,也就是自媒体,是这一两年兴起的一种网络媒体。文章刚开始的时候推荐的几个就是最近兴起的自媒体。它的运营商是个人或以某个博主为主的小团体。一大部分的自媒体生存模式可以是前期靠优质文章或博主魅力吸引流量,后期靠流量来接广告进行导流,挣广告费。还有的自媒体生存模式,是从微信公号平台将流量倒入博主的网店中,实现销售。
抛开博主的形象公关不说,个人公号前期生产优质内容绝对是一大关键。所以找自媒体中运行的较好的,往往内容也有保证,有的诸如“严肃八卦”之类的公号,还把广告软文写成了段子,有趣圆滑,读者爱看,也起到推广广告商产品的作用,两边讨好。
3、看作者是否区分事实和看法
有一些知识类文章主要撑到“知识搬运工”的角色,也就是利用信息不对等,从一些渠道挖掘知识,再处理加工转述给大众看。比如最新的科技前沿,比如国外某方面的研究新发现等。那么在转述这些知识,或新闻类报道的文章中,我们要求文章作者一定要终于事实。评论当中作者可以对某个观点发表看法,但如何客观地陈述事实就见仁见智了。
什么是事实,什么是看法,提供一个粗暴的判断办法:事实是用来陈述的,看法是用来评论的。当然还要靠大家多看文章提高文学审美,才能理解了。小编仍在学习中。
4、看是否有其他名人背书
有其他牛人推荐,那么这个文章的作者大概错不了,这个文章大概也错不了。我通过罗胖知道了李笑来、认识罗永浩、认识,又通过李笑来知道了编程大牛xdite,事实证明,牛人推荐的,真的是质量高于其他。
其他内容小编仍在学习中,期待后续继续为大家服务!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