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来,看到一篇关于婚姻建议的文章,核心观点是女性要理性,要独立,懂得婚姻是一种经济利益共同体的合约,要懂得给对方空间,要知道婚姻是会动态变化的,要知道爱是维持婚姻的最重要因素。看过之后,我瞬间哑然失笑,只是觉得作者没有结婚吧?条条都是那么政治正确,但都抽象而宏观,美好得无比意淫。
说一件小事。我去报孕妇瑜伽的私教,主动缴费约老师,在约定的时间自己去了,老师不在,然后老师和工作室的人给个两个不同的理由。孕妇的我在各种激素的作用下本来就很易怒,但问题的关键这是一种经济合作的关系——我给钱,你给服务。但这个过程中也顺道伤害了我的感情——对方不守约还不提前通知。你不身在其中的时候,当然可以摆出各种理性的姿态,比如,劝化我包容,这是件小事,也可以义正言辞地支持我维护自己的权益,让对方补偿。
这所有的这些可能的建议里面都没有涉及一个看起来很微小但实际上很重要的问题——我的情绪如何消化?这关系到我是否能够真的包容,也关系到如果我真的想维权是否能够顺利,即使我再有理,情绪表达不当,依然会受到对方的情绪回攻。
这件小事还只是我和第三方之间的小事。是的,我十分承认婚姻在本质上至少有一层是经济政治共同体,但婚姻也基本上是两个人新旧爱恨的交织场。既然步入婚姻,没有人是想着动不动一言不合咱们就离的。上面的小事,大不了,你退钱我另找他家,婚姻虽不定期,但大家还是奔望着长期吧?
婚姻可以长期的,比如,我爸妈互相抱怨一辈子,好声说话不过三句就要吵架。我觉得他们在一起有啥幸福可言,甚至在我初中的时候,我对他们说,你们离婚吧。但人家就是过了一辈子。维系他们的是爱?是相互懂得空间?还是相互独立?呵呵,目前我对他们婚姻的想法是,一个人多孤单,有个人和你吵一辈子的架,那就每天都不无聊了,对不对?你如果不是那么强大,总需要个游戏来过完你的一生吧?至少这个游戏的噪音可以盖过很多自我内心冲突的不适,不用让你去面对,还有个成为你责怪的对象。
为什么旁观者清,为什么站着说话可以给你很多美好的道理?因为对方是没有在这个情绪中的,清晰和理性是没有受到情绪的困扰。也就是,真正身处其中的人,首先要处理的问题,旁观者并没有任何解决方案——如何消化事件带来的情绪。如果遇事,第一向我们袭来的是我们的理性,世界是不是啥事都没有了?
那天看的法制节目当中,说起男女双方签了离婚协议,就要去登记离婚了。路上,男的突发不乐意,觉得自己委屈了,还出手打了女的。这时主持人的评论是,你说你还是个男的,为啥就不能理性点,包容点?男人就是要有点胸怀。我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在想,是啊,这个社会对女人的潜台词是说,你可以情绪化,你可以任性,你可以小心眼。但,事实上,你有了这些,也基本上离着生活平静内心安定的距离很远。
回到婚姻里面,作为只有半年婚龄的我,没有什么经验和建议,倒是觉得有个标准或许可以看看婚姻的质量——当你和老公吵架的时候,你们是否能够就事论事。就事论事,是不是能够不牵扯过去、不预想未来,是不是能够不上升到对方的人格、家庭,是不是能够不上升到对方还爱不爱你了。只有在这刀光四射激情满满的时刻,你才能够看到自己的克制力到底有多少。克制是一种成熟,它和理性、独立和维系这个共同体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