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所以有各种困惑和烦恼,无外乎两个原因:一是贪婪,想得到更多;二是恐惧,害怕失去更多。
贪婪是无穷无尽,永无止境的个人私欲。不仅对物质的需求贪婪无度,对精神的渴望也是无边无尽。对于物质欲望,我们总在满足了一个需求之后,还会想要的更多。
当你没有房子的时候,你想要个房子,哪怕只有20多平米的单身公寓,你也会很开心。
当你有了单身公寓后,你又想要个更大的房子,也许是你的家庭成员再增加,总之是不够住了,你就想换个100多平米的大三居。
等你换了大house之后,你又想换个别墅住住,你贪婪成性,欲望永远也满足不了自身需求,欲望的沟壑也越来越深,却也填不平填不满。
我听过,有很多学心理学的前辈们,在追求个人成长和自我探索的道路上,都斥资上百万,还依然觉得学习培训还没有够,还不到头,依然在拼命的求学中,对自己要求极高,不停地学各种流派,各种技术,反而学的越多,感觉欠缺的越多,越是不会做心理咨询。
这些心理学前驱者们在精神探索上也是贪婪的,不断追求成长的欲望。
而恐惧是害怕拥有后失去,害怕得到后损失。我们恐惧未知,害怕疾病绝症,害怕车祸灾难,害怕孤单寂寞,害怕年华老去,害怕付出爱,恐惧死亡焦虑,恐惧一切不确定的结果。
有人因为寂寞而在黑暗中瑟瑟发抖的恐惧;有人因为害怕置身于人群之中而脸红心跳甚至晕厥;有人因为在封闭的空间里会失声尖叫;有人因为走过空旷的广场而惊慌失措;有人恐高,有人怕水,有人怕蛇、蜘蛛、蟑螂、老鼠及其他爬行的昆虫。
恐惧不仅是对具体事物的回避,也是对未知事物的担忧和害怕,或是对已知已得的患得患失。
当我们面对不确定的事情,会焦虑不安,担心害怕,甚至是恐惧。对未来不确定结果的到来,意味着漫长时间等待的煎熬,也是一种痛苦的折磨。
表达恐惧和愤怒的模式有两种,一是向内逃避,退缩、死寂般的沉默;另一是向外逃避,发脾气,攻击别人。
但是,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恐惧和烦恼总会如影随形,伴随我们一生。
而且恐惧始终潜伏着,就像死神不会因为我们不去想它,它就会自动消失和隐退一样。我们一直深受死亡的威胁,死亡意味着消逝和生命的终结。
欲望的原型来源于我们的不满足,恐惧的原型来源于未知的不确定。新的开始以及首次尝试的经验都伴随着害怕的色彩。
当我们处在陌生的情境中,不安和害怕就会悄悄降临,因为我们没有相应的知识能力和经验来应对陌生的局面。
生命总是将我们带往新奇、不确定又陌生的路上,而我们总是小心翼翼又惴惴不安地在路上行进。
无欲无求是佛家讲究的人生境界,而无忧无惧痛快度过一生,显然是黄粱一梦。
只有克服贪婪和恐惧才能进步,只要我们充满信心和勇气,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憧憬,有信仰,有爱的能力,就能获得与之抗衡的知识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