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又名寒食节,寒食节这个名字是有一个来历的。
传说晋文公在成就霸业之前的十九年逃亡中,有一次饥饿昏厥,这时介子推给他端上一碗肉汤,他吃后有了力气,忽然想起野菜都吃不上,怎么会有肉呢?介子推说:“这是我的大腿的肉。”晋文公落泪道:“亡人累子甚矣,将何以报?”介子推说:“但愿公子早归晋国,以成臣等股肱之义,臣岂望报哉”(意思说:“我之所以割股肉,因为你贤德,将来晋国需要你这样的贤君,我希望你回到国家后,能善待百姓,勤政清明,我不希望你报答我个人,而是让百姓好。”)后来晋文公回到晋国当上国君,准备重赏跟随他吃苦的功臣,介子推便退隐了。
介子推和老母亲在家编草鞋艰难度日。他的邻居知道此事,心里不平问介子推:“你看人家都受赏了,你曾割股奉君,没有你的功劳哪有国君的今天,你怎么不去请赏?”介子推说:“献公之子几人,惟主公最贤。以国属于主公,诸臣不知天意,争据己功,吾方耻之。吾宁终身织履,不敢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也。”其母很赞同介子推的意愿,与其隐居深山。晋文公得知此信息,派人追到绵山要封赏介子推。
一个为了争功而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臣下设计烧山想逼出介子推。结果大火烧了三天,山都烧光了,介子推也没出来。原来介子推母子背靠着一颗大柳树站着烧死了,这棵树中间有个树洞,晋文公发现树洞里有一片衣襟,上面用血写了一首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后晋文公为记念介子推在清明节时令全国不准吃热食。后称“寒食节”。
清明节便又称寒食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