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色乌兰之司马台长城

       

      说起长城,我们脱口而出的就是北京的八达岭长城。司马台长城位于北京密云区,建于明代,它属于野长城。“野”到啥程度,就是我坐着缆车上去,我还要手脚并用爬一段阶梯。为啥用“爬”,因为每一层阶梯太高,而且没有护栏。山势巍峨,有点恐高的我,实在是头晕目眩,两股战战。缆车爬升坡度很高,对得起它高昂的票价。透过舷窗望出去,两边的植被黄色的,下面的建筑物是灰色的,在苍茫的燕赵大地上,油然而生一种“慷慨”之气。

缆车视角




      离缆车站最近的两座烽火台,据说接受过炮火的洗礼。斑斑驳驳的墙面上,还可以清晰看到子弹的痕迹,述说着沧桑的故事。看着在山顶蜿蜒的长城,自豪之情油然而生。可惜没有护栏,使我不敢往边界走去,匆匆拍了一张照片,便在烽火台台阶边坐下来。不断有游客从旁边经过,站在长城边上拍照留念,好不快活。先生去爬了另一座烽火台,不知道是8号还是7号。那一侧的台阶几乎呈70度角。看着他的身影慢慢往上走去,我甚是担心。

斑驳的城墙,陡峭的台阶





      北京密云区在这里建造了一座“古北水镇”,有水乡韵味,建筑大抵是民国风情。可惜人气不旺,而且大抵是冬季的缘故,整个镇子看起来灰扑扑的。连买点旅游纪念品的地方都找不到。我想,哪怕在司马台长城脚下卖登山杖,估计生意也不会差。我是实在是爬不上去,先生给我捡了一根树枝,我就和讨饭人一样的拄着树枝,艰难地行进着。当我下行时,我尽量往山体靠,不用看只用几个简单铁链做的栏杆。上来的游客气喘吁吁地问我“快到顶了吗?”我抖抖索索滴回答是的。我想总要给人希望,虽然问我的游客只是走了三分之一的路程。

古北水镇的山楂树

    走过司马台陡峭的石阶,触摸斑驳的烽火台的城墙,感受着燕赵之地凛冽的寒风,突然觉得长城的伟大不仅仅在于“长”“险”,更在于它的坚韧。“千金募战士,万里筑长城”,金戈铁马,铁骑铮铮,它就在那儿,守望山河。

长城蜿蜒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