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累就休息-提升心力3

和很多人一样,我也几乎每天都备受“知识焦虑”的影响。时间碎片化,所以知识碎片化。。另一方面,有太多的新知识要学,还有那么多书没看。最恐怖的是,可能或者事实是穷其一生也学不完的。

所以,除了挑选要学习的知识之外,提高学习的效率就成了第二大重要技能了。

以前一直有种误解,总觉得提高效率就是抓紧一切可多次叠加利用的时间。这种观念出于小学的时候妈妈教的华罗庚优选法。只是后来把它简单粗暴的玩坏了:等车的时候听音频,如厕的时候看书背单词。。看似忙碌的在学习,结果只是忙碌的把自己变得更焦虑。接下来的后果就是:经常进入无意识状态。不记得刚才出门的时候锁门了没,忘记带钥匙,忘记今天吃药了没(这个最可怕,没有之一)。

有知识焦虑的人通常还伴有另一个症状:就是对知识的渴求甚至是贪婪。太多的东西,容易导致混乱。特别是读完断舍离,让我更有这样的感触。于是想到,是不是也可以把这个概念运用到学习上?就像吃饭吃到7分饱,学知识也一样。虽然都是有营养的好东西,但现代人,恐怕都是营养过剩该减肥的吧?已经知道不可能穷其一生学完所有的,不如现在就开始清醒一点,对知识做出筛选再学习。

想到这一点,才有可能开始允许自己休息。

具体怎么才能做到呢?我一开始也没有这个习惯。所以定时休息,或者写小卡片,贴在平时看得见的地方提醒自己休息。这里更推荐卡片提醒而不是定休息闹钟。因为时钟是固定时间的,有时候铃声响起反而会打乱正在进行的思路,反而影响效率。卡片的好处是,工作或者学习到一个阶段,虽然还不是很累。但已经可以休息一下,“加加油”。

如果真的等到累的时候再休息,那时身体已经是非常的疲倦了。就好像是,等你渴到不行的时候再去喝水,身体已经是非常缺水了。那个时候再补充水分,反而会因为滞后效应(见控制论和系统论 一书)一下子喝太多的水。学会还不累的时候就休息,学习和工作的时候,才能更高效

其实过分关注利用“碎片化”方式学习没有必要。知识本身应该是完整的,而我们之所以有碎片化这种感觉,可能是因为每次学的时候时间都比较短。刚”热身“完毕,还没进入状态,那个时间段就结束了又该去做别的事情。结果每次又都是从头开始,结果往往就剩下开始而没有进展了。也就是“开始”本身这个动作拖得太长。我自己的经验是,1. 找到“阈值”。我就大方的承认自己是菜鸟了,所以我的阈值是至少10分钟。也就是说,如果我没有一个超过10分钟的时间段,我只用来休息,不去利用它读什么文章或听音频。2. 每次听或者看书的时候,用心。看到觉得重要的地方,停下来想一想。这样在脑子里形成一个“印子”。下个碎片化时间的时候,很快就能从热身的状态进去深读的状态,而不是花好长时间去回忆上次我读哪儿了,之前作者说了什么。

太过于关注这种碎片化学习还有一个坏处,就是由于过疲劳而导致整体学习的效率不佳。而当发现自己学习和工作效率开始下降的时候,又容易因此产生更多的焦虑甚至内疚自责。出于这样的情绪,又会进一步导致自己去占用更多的休息时间低效学习。然后不断循环往复,在这样的链条里让自己越来越累。以我个人的经验教训,要想跳出低效率的死循环,只能自己主动打破其中的一个链条

最后,再次强调一下:

1. 贪多的后果,长期来看,最终是不能提高效率的。

2. 对抗焦虑的最好办法,就是多看看自己已经学到和掌握的。肯定自己现在的成果。

3. 学习就像盖房子,打好地基,铺实每一块砖头。盖得稳而扎实才能长久。慢就是快

如果你也有什么学习上的小窍门,欢迎你在留言区写下感想。大家一起过过招儿。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Android 自定义View的各种姿势1 Activity的显示之ViewRootImpl详解 Activity...
    passiontim阅读 174,049评论 25 709
  • 【30天月度检视】雷智超(男孩) 年龄:11岁 小组:第1组 #第一阶段30天目标及完成情况# 1、家长目标:早睡...
    郭娟666阅读 175评论 1 0
  • 很傻的一个女子,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一直单身,是在等待爱情吗?------------------2017年在2017...
    Jane宝贝阅读 361评论 0 0
  • 2016-9-17 16:07 人心很像洋葱,对于陌生人,客套着,把自己包裹得紧紧的。而对于自己真正在乎的人,就容...
    江一漓阅读 333评论 0 2
  • 小时候觉得姥姥家很远,去城里坐10几分钟车就到了,而去姥姥家要先到城里等大巴,来了一辆,妈妈问过了是西环才...
    _川一八阅读 346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