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钓台悠悠过

所谓钓台,造化之初不过是一水石相依之处。唯此处,水浩渺而清幽,山青峻而平和,宜乐山乐水,适仁者智者。于是,两千年前,一个反着羊裘的男子来此垂钓,因拒了一场个人的大大名利,为此地赢得了一场久远的响亮功名。钓台,因之而名应。

此后千年,中国文人从四方涌来,或长驻相伴,或登台寻芳,或黯然别过,为钓台穿上一件件华丽的衣裳。长住者,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卖鱼生怕近城门,唯恐沾了一点红尘;寻芳者,借云山苍苍、江水泱泱,慨叹先生之风山高水长;黯然而过者,对比先人,心有愧疚,急匆匆,竟黄昏过钓台、通宵过钓台。

这华裳,以“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为经,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纬,纠纠结结而成。那天成秀色,不过是铺垫是前戏是渲染是辅菜。

我爱钓台,独爱这江山本色。钓台碧云中,邈于苍山对;古木烟笼半锁空,高台隐隐翠微中;桐江连天秋水长,富春摩空烟树苍;两山夹青苍,月照江茫茫……碧云,苍山,烟树,翠微,洗尽铅华,但见山水深深浅浅绿。

少年同窗自远方来。已是中年的地产商人,点名要游严子陵钓台。我问“游钓台?游云台?”中年人颜容清俊,目带促狭,一如少时:“找找钓台的东西。”少年离别,书信往来,一封游钓台记被批为“条理不清,方向不明,如盲人摸象”,从此视“游记”为畏途。

雨中登钓台,中年人为高阁连亘、粉墙黛瓦、融通山水的建筑而喜,为摇曳的竹枝、霑雨的苔藓而喜。站在高台上,一身透湿,却为浩浩汤汤的江水而喜。

那样单纯的喜悦,竟让人平白生出“谁道人生无再少”的豪迈。

千江有水千江月。同一个钓台,于千万人是万千个风景。人生攸然,钓台悠悠自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陆游诗集(Y1) 丫头岩见周洪道以进士入都日题字 乌巾白紵蹋京尘,瑶树琼林照路人。 西省归来名盖代,两行墨危尚如新...
    汉唐雄风阅读 13,981评论 0 15
  • 本来已经放弃了挪威,万万没想到的是,居然接到消息说我被录取了,真是超级开心!也是印证了这句话: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
    晴飔丫头阅读 1,391评论 0 0
  • 春 日 又是一年春来早,花红柳绿意深深。 戴坝虎啸归来去,春日融融好踏春。
    东原郡人阅读 1,709评论 0 1
  • 此文是2016年8月7日,陈工刚刚开通微信公众号“陈工图文社”时的开篇文,顺便纪念自己入职10周年。今天已是8月1...
    陈工图文社阅读 3,644评论 0 0
  • 这门脱漆后,似乎更好看。
    巫落阅读 1,37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