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时间,大家都没觉得热,可老公汗流浃背。我问他是否需要风扇来助力,老公说:没事,我也不觉得热,听说过两天也就是端午节的那天会下雨降温的。风扇就暂时不要拿出来了。
关于端午节下雨,我想起了老妈经常跟我讲的那个民间说法:端午节不下雨而出太阳,这下半年世上的人日子就不好过了。
因为天上有一个掌管药材的药王菩萨,每年的端午节那天就是他晒药材的日子。如果那天天气好,出了大太阳,这一年的药材就晒好了,这就说明这一年需要的药多,更说明了人世间的病痛也就多了。只有下雨,药王菩萨就没法晒药,世间的病痛就少,药材需求也就少了。
我不知道这是老妈自己编纂出来的一个故事,还是真有这样的民间记载。不去想这些因素里面的联系逻辑,本末倒置、因果错乱。从小到大,听这个故事已经很多遍了,版本却一直没变。
我把这个故事讲给婆婆听,婆婆笑了。但是,在老妈这里,她是笃定地相信了一辈子,也担心了一辈子。她关注到了最近这几年每年的端午节都是晴天,所以,端午节过后就开始关心起民间疾苦,担心起这个世道的变幻。她也会把一些因为自己年龄而出现的疾病自然归因到端午节的晴天里,不停地去验证这个预言(甚至都不算预言)上,更加坚定地相信:端午节下雨才好。
其实天气和这个节日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吗?
如果真的有联系,难道不是一种主观解读的结果吗?
既然可以解读,为何不能积极解读呢?
端午节晴天,药王菩萨的药材晒好了,这是不是就不用担心自己是不是会生病了,因为药材够用啊!
老公说:那还是会有很多的病灾啊。
可以这样理解吗:药材多,并不是就说明我一定要去使用这个药材,而相应地就要生病多,反而仅仅只是保险一样地安抚了内心的这份担心。药多了,保护自然多了,内心自然安了。就像很多时候我感冒生病了,买了药回家根本没吃,但是病自然就好了,是药在起作用吗?只是内心的那份踏实而已。药王菩萨晒了那么多的药,只是为了备不时之需而已,只是为了让人世间的人民更加安心吧。
为何总要去关注消极呢?下雨晴天和端午节本没什么联系吧,既然要联系,那就积极地联系,岂不好?
雨季的某一天,跟老妈出门逛街,临出门,老妈提醒我带伞,我拿了一把伞随身带着。回家的路上下起了雨。老妈不无遗憾地说:哎呀,刚才要是带了两把伞就好了,这样,我们就可以一人一把,不会淋湿了。
我笑着说:事实上我们就只带了一把伞。如果我们这样想:哎呀,幸好我们今天带了一把伞,要不我们就没办法回家只好像别人那样躲雨了。
事实是同样的事实,就看自己怎么去理解。一个遗憾一个满足。
两盆葡萄两个人吃。一个人从最小颗开始挑选,因为他要把最大的留到最后吃,结果吃到最后两颗,他还是一直在吃最小的那一颗。另一个人从最大的一颗开始吃,因为他想每次都吃最大的,结果吃到最后两颗,他一直都是在吃最大的那一颗。葡萄是同样的葡萄,都吃完了,有人失望,有人满足。
关注正面,关注积极,不是成天口号似地的念念不忘。每时每刻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都可以这样理解和记录。积极可以带给自己能量,正面可以引导行动方向。把正面管教内化于心,先从关注生活的积极面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