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侧弯之认识,转载

为什么「脊柱侧弯」作为一种临床现象虽常见,但治疗起来却颇有难度?

大部分医生关注点是脊柱在形态学上的陈列,从而把治疗的重点放在对脊柱外形的纠正,而往往忽略了「人体气血」对维持脊柱稳定性的重要作用。

换句话说,脊柱周围的各种软组织,之所以能支撑脊柱的排列、运动及承载功能,是因为有气血做靠山,气血是脊柱产生各种功能的基础。

如果仅仅囿于脊柱结构,而不去重视各种结构之间的相互的力学作用,以及结构之中暗藏的隐性支持和变化的基础,那么即使暂时地强行把位置调整好了,疗效也不稳定、不持久。

治疗脊柱侧弯,不但要定位在脊柱上,还要注意脊柱作为身体的构成要件,它不能脱离整体而孤立存在,也不能脱离整体而施展功能。

治疗时应有整体观念,充分考虑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平衡,完整的方案应该是「调神、调气血、调形」。要求患者精神不耗散,养精蓄锐,在生活细节上处处留心,注意坐姿,每天锻炼身体但不过分疲劳。


假设一个篮球,气足之际,张力向四面八方充盈,球体表现为无凹凸处,无断续处。人体亦然,气血充足则形充、形正,骨肉皆各安其位,各司其职;若气血匮乏,表现在外形上即东倒西歪。


气血的流通是通过「经络」这个渠道来实现的,包括人体各部位营养的给予,以及体内各种垃圾的排泄。

在祖国医学中,把脊柱纳入督脉的范畴。脊柱是督脉运行气血的通道之一,所以治疗脊柱侧弯,可以借助督脉的力量,用督脉之气血协调脊柱,督脉气通血畅则脊柱自然保持外形和功能。

「督」有督导及约束、调节、管理之义,所以既有「神」的参与,又有气血的协同。

督脉是阳经之海,人体的阳气,或游行于全身,或集中暂存在督脉,而阳气是维持体内秩序和维持外形的基础。气足神完,则身体中的支撑力和约束力都相对平衡。

调理督脉更要理解「任督本为一气」,任脉之阴是督脉行阳的基础,当然,调理督脉同时也离不开五脏六腑的支持。


也就是说,通督即是广义的「整脊」,整脊的大概念是调神和通调气血,而调形的目的也在于此。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