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会长江》|观后感

“郑重声明:本文系振委会推文,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再会长江》|观后感

  十年记录十年,人生能有几个十年?茨姆少女时代遇见了东东哥,带她去了上海看到了外面的世界。点燃了少女的梦想“要开自家的民宿美院”时隔十年梦想成真的茨姆与导演再次重逢,而茨姆的另一半依然是父母之命的孩子爸。茨姆升级为妈妈,孩子已经上小学了。茨姆的妹妹说,不到三十岁不结婚。妈妈说妹妹可以自己选择自己的婚姻和生活方式……

  摄影师杨师傅和导演竹内亮,十年后的这一次离开的时候说,没有像上次那么难过。因为茨姆的民宿美院和外面的生活没有差别很大了!不像上次想带茨姆去上海时叔叔强硬阻拦,这一次说就算带茨姆出国也不会阻拦了!真的茨姆为了帮助宣传《再会长江》,去到了日本不遗余力帮助竹内亮导演一起宣传这部纪录片。让我特别感动的点是,当年因为镜头下的记录,让原本年少的茨姆不相信外面的高楼大厦,能有一百多层高,而且每一层里面都有人畅通无阻。不相信肉眼所见飞过的小小飞机,可以一次运送许多旅客。直到镜头带领下,妈妈的开明陪同下,亲身来到了上海,开阔了眼界。以回乡嫁人的代价,争取了一趟上海之行。拥有了自己开民宿,回到香格里拉创业的想法。透过十年的不懈努力,茨姆结婚、生娃、贷款几百万,开起来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仁青茨姆美院民宿。

  这个女孩完成了少女时代,内心埋下的创业种子。十年时间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幽雅转身成为了老板,迅速进阶提升。欣慰的点是,茨姆依然和妈妈妹妹一起生活。

  曾经抱着小羊拍照的小女孩,如今可以出行去到日本,帮助宣传纪录片《再会长江》……而另外一位在上学时想去当兵的女孩,因没有考上高中,而嫁人后依然远赴浙江打工,与孩子分隔两地的生活方式,同样都是女孩命运截然不同。家庭的托举固然重要,而身边的资源环境能否帮助自己成为助力也很重要。茨姆内心一直是火一样热烈,内驱力来自火一样的内心。

  十年后没能见到东东哥一起再来,电话没有打通时泪水,珍珠般散落,大颗大颗落下……每次刷到茨姆落泪的视频都要陪着一起哭……那是每一位八零、九零后女孩的青春年华、回忆、遗憾……那样的真挚情感;那样的遗憾;那样的清澈与美好;那是像金子一样的心灵,才可能迸发出来的光芒和力量……

  这部纪录片因为有茨姆这样的女性,而格外光彩夺目,让人感动。那种突破了许许多多阻碍的互助,穿越了时间空间的支持给予。一个早上欣赏完,感动的稀里哗啦……

优质又好的纪录片电影,就是可以带来无尽的感动的力量。镜头记录下的十年前后对比,十分的有魅力和有意义。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有这种魄力,因为一份热爱去付出时间和财力,去做短期内看不到利益的事。也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总之这部纪录片《再会长江》,作者欣赏过后找到了镜子。找到了初心不改的源头,和真正热爱的意义,相信每一位都会有自己理想的收获。

  找个闲暇的时间,欣赏十年镜头下长江源头一路上的,变化、进步、成长与岁月雕琢的痕迹。茨姆说一开始一直觉得,导演竹内亮是自己喜欢拍纪录片。到底有什么意义?帮助宣传以后,才明白原来是为了宣传中国长江。让全球的人们都知道、都喜欢来中国长江旅游,欣赏美景与美好。

  那也是竹内亮亮哥导演,定居在中国从小家到大家的热爱与坚持的体现。生命真的不同,有的轻于鸿毛有的重于泰山。有人就是天生带着使命,来到人间创造美好奇迹的。

  向纪录片《再会长江》的导演摄影师,沿途配合的善良的中国人民致敬。致敬人性的光辉,创造了如此有意义的纪录片。为长江流域带来的流量请一定接住……就像这次宇辉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介绍好客山东一样的,山东一定会接住这波流量。太神奇了,就像西伯利亚的蝴蝶,煽动几下翅膀就会带来大雨一样的效应。

  无尽的感动已无法继续文字表达……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