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奋的懒癌患者?你可能也是其中一个

日更六十七天

不知道你看到“勤奋的懒癌患者”,这几个字时是怎样理解的呢?

你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一个勤奋的人怎么会是懒癌患者呢?一个懒惰的人又怎么会勤奋呢?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每天感觉自己忙得团团转,连个忙里偷闲的时间都没有,结果还是感觉每天的事情都做不完。

有时候逛个街、去趟超市,吃的、穿的、用的买了一大堆,回到家才发现最重要的事情还没做,最该买的东西也忘记买了。

每天都过得充实而又紧凑,每次的外出都是满载而归,可是却找不到工作生活的重心,鸡毛蒜皮的小事,倒是料理得井井有条,而那些重要和紧急的事情,都被继续拖延了。

说到底,这些看似勤奋且又忙碌的行动背后,掩藏的是那颗懒得思考的心。

那些勤奋的懒惰者,宁愿用自己大量繁忙反复的行为,来弥补自己大脑里的思考欠缺,也不愿意花时间动动脑子独立思考,先做什么,必须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

今天看简书推荐的文章,有很多简友说感觉一天天写,没什么好写的,日更的内容也都是记录些流水账没有意义。

说到日更,恐怕没有人会说天天坚持日更的小伙伴儿们懒惰吧。

的确,能够下决心坚持日更的小伙伴儿都是勇气可嘉,棒棒的。

但是为什么你感觉日复一日没有素材可写,别人却可以“高谈阔论”,引人深思呢。

说到底,还是缺乏思考的问题。

当你们面对同样的问题和场景,关注点和侧重点可能都不一样。

最重要的一点,相对同样的事或物,有的人把眼光停在了表面,有的人却透过表象看本质,思考事物背后的逻辑和联系。

所以,同样的素材,拉长了思维线的人,写出的文章更有内容,让人产生顿悟之感,意犹未尽。

好比读书,有的人只是把书读过了,读完就忘了;有的人是把书读懂了,概念理解了;而有的人是把书吃透了,用来做事了。

同样是读书,有区别吗?

当然有区别,还不是一般的区别,这就是思考加持的力量。

忽然想起一句话:为什么听过那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可能原因就是你只听了,却没有想过这“道理”可不可行,是否适用于己,该怎么做,需要怎么调整。不思考,这和如过眼云烟般的读书,又有什么区别呢?!

所以,如果你今天的日程满满,就在早起后,花几分钟时间规划一下,按照轻重缓急做个次序排列,这样可以让一天轻松很多。

如果你要外出办事,可以按照上面的方法,把必须做的事情划分出来,这样才能提高办事效率。

如果,你想在写作方面有所提高,可以在自己的文字里加入自己的见解或思考,而不是简简单单地写自己今天吃了什么,做了什么,去了哪里。

如果,你想正儿八经地读本书,你就拿出纸笔,记下你的所思所想,或者把文中有感触的地方标注下来,用自己的解读方法来阐述书中的内容,保证这样的读书效果更佳。

其实,不论做什么,你的行动力只要有思考力加持,必定事半功倍。

天道酬勤,做一个真正的勤奋者,你将所向披靡。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