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斌,是浙江大学医学院一名本硕连读7年半的研究生,(2006年以634分考入浙大医学院)典型的高材生。
一次偶然看到英国BBC纪录片《保罗教你做面包》,于是决然放弃出国继续读博的打算,立志要开一家面包店。于是乎,他边打工边研究面包,终于开出了面包店。
“我读研的时候很开心,但‘研究生’不能成为我今后不开心的原因。”黄晓斌如是说。
黄晓斌觉得人生是一段经历,任何选择都可以使这段经历充满色彩。
“我学医是因为喜欢研究,但我发现自己的兴趣不一定符合科研的需要,今后工作中会遇到许多条条框框,不是我想要的。至于做医生,从读书开始就没想过,因为条条框框更多。”
很多人会觉得研究生去卖面包是浪费国家的人力,物力,一个浙大医学研究生去卖面包太过可惜。
关于这个,我看过丁香园网友(笔名:谁动了我的安瓶)写的一段话,甚是精辟 。
他说,我们终归要找到一条自己喜欢的谋生之路,读了这么多年书不也是为了这个,不要把读书、学历捧的那么高,追逐学历是一条普遍的谋生之道,但并不是唯一之道。
那些不通过高学历而找到自己喜欢的行业并白手起家、发家致富、家庭美满的人,总比那些不喜欢学习、通过学习也没有找到自己喜欢的行业的人更可贵、更幸运。
我们都是从同一起跑线出发,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沿着读书这一条最常规的方向去寻找目标,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一路走到底,更多的人是在终点前就沿着分岔路转了一个方向,当然,冷暖自知。
总之,开心就好,适合最好,你眼中的美食也许只不过是别人所谓的糠糟。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选择,没有对错,只不过选择不同,需要承担的也不同。我们不必片面的站在某个角度去评论别人的选择,先想想自己是否能够做到最好,再去评论他人的人生观,价值观。
可能一辈子就是父母眼中的乖孩子,别人眼中的天之骄子,但你更应该想想你是按自己的想法活着的,还是按被规划的路一步步走的。
我们很多时候总是活在一个怪圈里,太在意别人的看法,既希望自己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活,又希望能得到父母长辈,朋友的支持。可能吗?不太可能的,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想法,如果一味顺从,那么可能就会丧失独立奋斗的勇气。
这世界,有人喜欢大城市的一张床,有人喜欢小城市的一套房;北上广象征着机会,勇气,挑战,不断努力能够走的更高,更远;中小城市可能会相对安逸,但中国现在发展特别快,即便是中小城市压力也是特别大,我们都需要不断拼搏,否则面临的就是被这个无情的,残酷的社会淘汰。
很多时候,如果你是真心喜欢一个职业,就用心对待这个职业,尽力做到最好,成为这个行业的佼佼者。
如果你不是很喜欢,可以试着尝试转变一下,或许会发现更好的天地。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如愿做自己喜欢的事,但我们始终要以一份认真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份工作。你要相信用心对待生活的人,同样会被生活用心对待。
所有幸运和巧合的事,要么是上天注定,要么是一个人偷偷地在努力。奋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