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2014年全民狂欢的便是互联网打车吧。我的小车也被闲置了好几个月,出门打“滴滴”、“快的”免费好用还能“助人为乐”。虽没有一夜暴富的故事,但是好多人都申请成为“滴滴”或者“快滴”司机赚得盆满钵满的故事传至街头巷尾。两家公司共计发出超过40亿多元的补贴,补贴让订单量激增,烧钱速度越来越快,这场白刃般的补贴大战,诱发民众的莫大狂欢。
这一现象书中就指出为互联网的价值重估,它以无比的破坏力颠覆了既有的商业逻辑和秩序,同时它反噬自身,让颠覆在更深层的意义上自我实现。
2014年12月,滴滴和快的分别完成7亿美元和6亿美元的融资,紧接着二家公司宣布合并。但是,很快,各个城市的市民渐渐发现,在叫车变得方便的同时,乘坐成本却在悄无声息地上涨,而此外,你除了抱怨,已经别无选择。
互联网创新本身,充满了相生相克的悖论。但是,无论如何,从来没有一种垄断值得赞美。
2014年,中国政府提出“一带一路”的新国家倡议,发起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设立400亿美元的丝路基金。
这是一个正在重新确认秩序的时代,毫无疑问,中国的崛起不再是一个理论的概念,而是由廉价商品、高铁、港口、人民币和一个个工业园构成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