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冥想的时候,想到一个问题:
我在什么样的状态下最忧伤?
不到三秒,答案就出来了:
我在心无所属的时间点最忧伤。
早上读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读到这样一句话:
“当你心无所属的时候,不妨尝试思考如何能令自己身边的人高兴,特别是家人。”
一般人会反问:“我可没时间思考如何让别人高兴,毕竟我自己都高兴不起来。”
书上答:“让别人高兴,别人未必真的是高兴。但重要的是,你会在想方设法让别人高兴的过程中疗愈自己。”
疗愈自己、安顿好自己,能够迅速地将心无所属的状态切换到心有所属的状态,让自己处于活在当下状态,是每个人必经的修行。
早两天刷抖音刷到刘敏涛的一个视频,她说:
“既然按部就班、循规蹈矩、随波逐流的生活并没有给我带来预期的幸福,反而让我在本该神采飞扬的大好年华活得卑微而苍白,那不如就做我自己,靠我自己,放飞自己,成就自己,随心所欲的去冒险、去生活,试试自己的极限到底在哪里。
真正为自己而活了,才发现中年叛逆是需要力量的,言听计从无需过脑,而我行我素却需要判断能力和勇气的双重加持。”
不管别人说多么好听的道理,我从来都认为,人为自己而活,从来都没有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