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一大早九点多就跑到广州购书中心,在书架上寻找着感兴趣的书籍,然后就看到一本名为《人工智能》,停下来,把书拿下来,一看封面,是李开复和王咏刚著的新出的一本书。然后我猫坐在地板上差不多三四个小时,最终把李开复和王咏刚著的一本新书《人工智能》看完了。虽然本人是一个典型的文科生,但是整本书总体上来说,还是比较适合大众阅读的,不会太深奥难懂,挺好阅读的。
本文刚开始就从我们现实中经常使用的手机里面的各种软件和助手,比如苹果手机的SIRI, 还有微软小冰,还有人脸识别等等解释了人工智能在哪些方面上的广泛使用,即使是在我们并没有意识到的在一些常用的领域上也早已渗透着人工智能了。似乎看起来,人类已经离不开人工智能了,不管你愿不愿意接受。
那什么是人工智能呢?书中根据不同的角度给出了好几种定义,而且把人工智能分成三大种,一类是弱人工智能,一类是强人工智能,最后是超人工智能。现在广泛应用比较多的是弱人工智能,未来就会不断的在各方面运用强人工智能以及超人工智能。
在书中,李开复经常强调未来是人机协作的时代,人与机器是离不开了,而且提醒人们要不断地深度学习,还要向机器学习,而且人类的教育需要重启,我们的父母需要被再教育,在教育方面更加注重素质教育和高端教育。看到这些文字,我都不免觉得自己现在算不算是人工智能时代的文盲呢?虽然我是个90后,但对于现在身处的社会环境,也不由得焦虑和惶恐不安,因为这个社会变化得太快,快得我还理不清这个产品怎么使用,下个新潮产品就出来了。
我会思考,人会比被人类生产制造出来的智能机器学习得更快速吗?人和机器比赛,结果人的胜算大吗?人会不会最后被智能机器给淘汰掉,然后绝大多数的人没有工作做,丧失了劳动力,丧失了思考能力呀?不敢再想下去,感觉有点可怕,毕竟人类对未知的东西,不了解的事物会感到恐惧。
这两天看了两部关于人工智能与人类的科幻电影。一部是2004年上映的《I,Robot》也被翻译成《机械公敌》,另外一部是2014年上映的《超验骇客》。先说说机械公敌这部,电影的时间是设定在公元2035年,这个时候机器人已经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和劳动替代品,机器人不仅成为每个家庭生活的一员,而且也扮演着和人类似的功能。在机器人三大定律的约束下,机器人得到人类的信任。只有一位警察(威尔史密斯饰)深信机器人就是一个案件的凶手。他独自展开调查,却发现整个人类都面临着来自机器人世界的灭种威胁。于是,警察开始只身一人唤醒世人的艰辛之旅。
看完这部电影后的第一个感受是,真的很佩服美国人的想象力,可以把电影拍成这么有未来感和科幻感。不过里面的某些情节,在13年后的2017年也真的从电影情节变成了现实情节,比如男主角开的全自动化,无人驾驶的汽车,如今就从梦想变成了现实,还有为家中的独居老人服务的智能机器人,如今不也成为了现实吗?所以那些年看过的科幻电影,未来的某一天或许真的都会变成现实。
再来说说超验骇客这部更为刺激和不可思议的电影。这是一部由约翰尼德普,丽贝卡豪尔主演的美国科幻悬疑电影。影片讲述的是一位在人工智能领域首屈一指的科学家威尔,他致力于开创有史以来最具人性化的有感知的机器人。但他却遭到一群反科学恐怖分子暗杀,妻子艾芙琳讲他的精神转入超级电脑的原型机,不久威尔以计算机形态回应了他的妻子,最后反科学恐怖组织发现这一切,他们试图偷走这台电脑并摧毁他。观看完这部电影后,不仅仅佩服人类的智慧,可以创造出这些超级智能机器人,而且更酷的是居然有把人的精神与电脑连接起来,使人的精神和意识变成永生。不过现实中也有一些学者对人工智能持悲观的态度的,比如雨果德加里斯教授预测人工智能的灾难也许五十年后就会降临。而未来学家雷库兹韦尔认为人工智能会在2045年达到技术“超验骇客”。
我们都知道现在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特别是手机等电子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但人的心智和意识的进化却是缓慢的,远远跟不上科技发展的速度,要不然怎么会那么多人在感慨这社会一切都变化得好快,跟不上啊,心好累啊,好崩溃!我们的心与科技的发展相距甚远。
人工智能时代已经悄悄来到我们每个人的身边,比如现在中国人几乎人手一部手机,平板电脑更是00后,10后离不开的朋友了。不管未来怎么发展,我们人类应该学会终生学习,深度学习,特别是现在的教育体制,如果还是处于应试的教育模式,不积极顺应时代的发展,积极改革教育体制的话,后果是不言而喻的。
说实话,我个人对人工智能既期待又有点恐惧的,因为我恐惧的是未来人类的结局会不会真的如所上两部电影所展示的那样,人类面临超智能机器人的灭种威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