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又看了一期,最强大脑第二季的收官战,带头大哥王峰又回来了。
第一季的时候,王峰就是最大王牌,第一季的队伍,本来就号称最强记忆战队,队伍中基本都是世界记忆大师,王峰是大牌中的大牌了。
最强大脑到底是天赋,还是后天的训练?我认为毫无疑问的是天赋,但是对于大多数的普通人来说,还是后天的训练不够,不知道方法,或者没有持续的练习。就想那句很有名的话,以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来看,还远远到不了拼天赋的地步。
我其实在十多岁的时候就接触到记忆训练了,那本书应该叫做《开发右脑》,反正是类似的名字,那还是在九十年代,这种类似的书还不像现在这样泛滥,那时候贝塔斯曼还很红火,我这本书也就是在这里买的。
书中主要讲了,或者说我现在主要还记得,就是要把记忆的内容转化为图像,右脑展开想象,越荒诞越离奇的各种图片、场景和画面,这样在脑海中的影像很深刻。我试过之后确实很有效果,当时书里面有个测试,好像是5分钟,记忆20个还是50个,毫无联系的词语,比如,桌子,香蕉等等,我用了右脑联想的方法,串成画面,确实记得很牢固,5分钟后,随便是从头到尾,还是从尾到头,又或者是从中间开始,我都很准确的回答出每个位置的词是什么。当年,在同学中炫耀了几次后,似乎渐渐就丢在一边。还有一点我记得的是,书中有几道右脑测试题,大多数人,包括我也做不出来,但我发现班上个别同学还是很牛逼的,对他来说居然都是小意思,那是我第一次深刻的发觉,天外有天,原来比我厉害的高手还是有的,并且后来发现还是多的。
既然这么好的方法,当时怎么又没有坚持下来呢, 我当时都已经开始对数字编码了。其实是我右脑还是偏弱,我本来就是左脑型选手,对于数字、推理和逻辑一直都是很强,就算是近年公考还是MBA,这些都还依旧反映强势,当年就更不用说了,因此,对我来说左脑比右脑好用很多,没有刻意联系,光靠自己的感觉,肯定是不能坚持的,无论是编码,还是记忆前的联想对我来说都比较费脑子,要把一个东西,想象出画面,对于小型的记忆量,还不如我直接记忆来得快,当时也没有最强大脑,也不知道世界记忆大师,唉。
早知道,大量记忆的威力如此之大,从那时开始好好训练一下,也许我也能站在那台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