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山羊学苑:是什么让他们心甘情愿成为“废人”

有人说,看一个人是否有价值,就看这个人有没有责任心,而看一个人的价值有多大,就看这个人的自驱力有多强。

当今社会,无论在公交还是地铁上几乎每个人都会低头看着手机,而一直被大家诟病的这些低头族,他们看似统一的行为下竟然也有着极大的价值差异。

只要你靠近他们就会发现有一类人在打游戏、逛淘宝、追剧情,但另外一类人则在背英语、读名著、听新闻……

经验是积累来的,失败又何尝不是?

今天的文章我们不谈理想、不谈成就、不谈情怀,只谈如何能让一个人变成废人。

01

“聪明的兔子”VS“勤奋的乌龟”

兔子并非输在聪明,而乌龟确实赢在勤奋。

小A和小B同期应聘进入公司,小A聪明伶俐,小B勤奋好学。

小A凭借自身的聪明优势快速掌握了工作的核心要领轻松完成KPI,得到主管赞许的同时还获得了A+的高分绩效成绩。

而小B在最后期限才勉强完成KPI,获得了B-的绩效成绩,相当于中下游水平。

小A觉得自己的工作已经非常稳妥,便在完成工作后打打游戏追追剧,当得知小B为了能够取得进步正利用休息时间去参加各种培训班时,小A嗤之以鼻,他认为小B再怎么努力也无济于事。

只有等到大雨过后才看得出谁曾为未雨绸缪,谁又尴尬湿身。

七年的时间看似漫长,但小B还清晰的记得自己刚刚来到公司报道的第一天,那时候的自己甚至连KPI代表着什么都不知道。

而如今的小B已然成为公司高管,看着面前摆放的KPI成绩未达标员工的淘汰名单上面赫然有小A的名字,小B不禁唏嘘,犹豫片刻后还是签下了名字。

当小A收到公司的解聘书时,依旧一脸难以置信,他想到了自己曾经A+的绩效成绩,想到别人每天拼命加班工作而自己却能按时下班……

不过再想想如今初出茅庐的年轻人,自己无论体力还是脑力甚至几年积累的经验都无法成为核心竞争力,小A又想到了自己当初对小B争取进步的嗤之以鼻,而如今的小B却成为了自己顶头上司,片刻后小A在解聘书签下了名字。

真正的安稳是历经世事后的淡薄,你还没有见过世界,就想隐退山林,到头来只会是井底之蛙。

02

“这事我不行”VS“这事我来做”

人最大的悲哀不是失败,

而是还未尝试就选择了放弃。

每家公司都会有一种员工只选择做省时省力的事,对于挑战、创新、协同类的工作他们可能想都不想就说“我觉得这事够呛……”、“这事不适合我来做吧?”、“这事太难了,我可做不了……”

每当听到这样的回答,老板或者主管都会火冒三丈地反问“你觉得够呛就不做了?公司你家开的?”、“你觉得什么事适合你做?”、“你觉得你对得起自己的工资吗?”

依旧是小A和小B,小A依靠聪明伶俐能够很快处理好自己的工作,对于那些困难的、挑战的、辛苦的工作,他总是能很好的避开,或者寻找捷径轻松完成,所以最开始在别人眼中,小A的标签是「效率」。

小B没有小A那么聪明,对于本职工作都需要尽全力才能做好,但对于那些更有挑战也更困难的工作,小B仍然保持着来者不拒的心态。小B很清楚,容易做的事情都是交给小喽啰做的,自己可不甘心只做个小喽啰,他很明白最困难的问题总是会留给最有决策权的人来解决,所以最开始在别人眼中,小B的标签是「踏实」。

时间久了每个人的标签都会发生变化。

小A的标签从「效率」变成「偷懒」「滑头」「小聪明」「贪玩」「不思进取」「缺少同理心」。

小B的标签从「踏实」变成「靠谱」「担当」「创新」「责任」「沉稳」「有格局」「专业进取」。

面对突如其来的晋升机会,小A患得患失,而小B却自信满满,结果并不意外,小B完胜,小A竟自我安慰“现在部门中自己最大的竞争对手不在了,下次晋升的一定会是自己。”

于是小A很快便又回到了自己那“效率”又“充满优越感”的节奏当中……

每个面容苍老的女人都会在心里感慨苍天不眷。但其实在苍老到来之前,你曾有无数个日夜可以将它推迟,但也许正因为你放弃了自我保护而选择了顺其自然,才给了苍老提前到来的可乘之机,那就莫怪时间无情。

03

“安全感”  VS  “舒适区”

想要让自己足够安全就不能一直呆在舒适区,

而是需要走出并扩大舒适区。

金钱只能够满足当下快乐,但当人生只剩下享乐放纵,将面对的也许才是最大的无奈与空虚。

人生短短数十载,你要做的是为这个世界留下什么,而不是活在当下的快乐与满足中。

那些让你快乐的东西,

也许就是谋杀你的凶器。

小A天生聪明,很多事一学就会,也正因此小A似乎比同龄人知道得更多,所以他并不缺乏安全感,因为无论在任何环境,小A都能从容适应。

小B勤奋好学,但从小就缺乏安全感,因为比小B优秀的人太多了,那些摆在面前的机会都可能被轻易抢走,所以小B的座右铭是:居安思危。

小A依靠本能建立舒适区,小B不断挑战扩大舒适区。

随着成长,小A的舒适区越来越小,安全感也越来越少,他担心被同事超越,担心被领导针对,担心被新人代替,担心被时代淘汰,但小A不敢轻易做出改变,似乎每个改变自己都将失去很多。

随着成长,小B的舒适区越来越大,安全感也越来越多,他期待下属超越自己,期待领导给出更多挑战,期待能有人接替自己现在的位置,也期待看到时代的发展和改变,小B不但不怕改变,还会主动改变,似乎每一次改变自己都将获得更多。

马太效应告诉我们,

能者万能,穷者更穷。

爱因斯坦曾说过:“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

04

“渔夫”  VS  “商人”

商人可以随时选择不做商人,

但渔夫依旧只能做渔夫,没得选择。

渔夫与商人,这个寓言故事很多人都听过。

大概意思是说商人见渔夫每周就打鱼两次,剩下的时间都在打牌、喝酒、讲笑话、养鱼、遛狗、陪孙子。

问渔夫为什么不多打鱼,如果能做个门店、连锁甚至上市,就能够安享晚年了。

渔夫问商人安享晚年可以做什么?商人回答说:你可以打牌、喝酒、讲笑话、养鱼、遛狗、陪孙子。

而绝大多数的人都清楚的记得渔夫最后略带嘲讽的答案

“现在我过的不就是你所谓安享晚年的生活吗?”

商人急着解释“那不一样!”可又说不出哪不一样,站在原地若有所思。

故事到这就完了,相信很多人依旧觉得渔夫的回答有道理,但如果看了后记,也许你的想法会变得不同。

后记:

商人见渔夫不为所动, 便去说服了渔夫的老友合作发展, 数年之后, 老友终于功成身退。

多年后渔夫与老友相见不胜唏嘘,提议再次出海钓鱼,重温往日温馨回忆,老友欣然答应。

荡舟海面,心旷神怡, 两人伸竿垂钓,待夕阳西下, 互检竹篓,渔夫满载而归,老友却空空如也。

渔夫叹:你多年不碰钓竿,手生矣。便执意将鱼分给老友一半。

老友固辞, 言道:多年拼搏只为今日一钓, 其意已不在鱼也。 

渔夫猛然想起当年商人急着解释的那句“那不一样!”,顿时若有所思。

也许你就是这个渔夫,当然你也可能是这个渔夫的老友,但无论你是谁,都希望你能够拥有主动选择的权利和余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专业考题类型管理运行工作负责人一般作业考题内容选项A选项B选项C选项D选项E选项F正确答案 变电单选GYSZ本规程...
    小白兔去钓鱼阅读 12,953评论 0 13
  • 上一章 大雨将至(一) 时玢微伸了脖子答道:“我姓时,时间的时,时玢。” 常峻笑起来,声音之爽朗:“这个姓挺稀罕。...
    朴朴浅影阅读 2,915评论 4 13
  • 财务战略规划一般分以下五部分: 一、战略管理的基础 战略管理指的是一系列用于确定企业长期业绩的决策和行动方案。在战...
    月月_7d01阅读 7,641评论 0 1
  • 美国馆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Mark Bradford的物质主义的抽象作品让人很容易联...
    病没友阅读 2,920评论 0 0
  • “没和你恋爱的时候,你就像一个天使”“声音像银铃般悦耳”“笑声像黄鹂般清脆”…… “刚开始恋爱的时候,你总能和声细...
    2宁静致远1阅读 2,875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