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祝融”探火到“羲和”逐日、从“北斗”组网到“天和”遨游星辰,一个又一个的伟大科技成就,无不体现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的飞速发展,而在科技发展的背后是由一位又一位的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勤学苦练、深入专研、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结果,时代发展需要大国工匠,迈向新征程需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
弘扬工匠精神,勤学苦练打下夯实基础。“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从古至今都不缺乏工匠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工匠精神的内涵被逐渐丰富,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却始终是匠人匠心的必备条件,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因此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弘扬工匠精神尤为重要,这就要求青年人干一行爱一行,要有“板凳一坐十年冷”的意识,立足本职工作虚心学习,发扬苦干实干的精神。
弘扬工匠精神,精益求精追求更高品质。“火药雕刻师”徐立平为导弹固体燃料发动机火药进行微整形,稍有不慎就会引起燃烧,甚至爆炸,0.5毫米是药面精度允许的最大误差,而经其手雕刻的药面误差不超过0.2毫米,徐立平的成功正是有着这种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精神,作为青年人在 工作中也应当对每项业务,每个文件凝神聚力、追求极致认真专研。
弘扬工匠精神,勇于创新注重人才培养。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国家已经步入创新型国家行列,青年人作为作为国家发展的主力军,创新对青年人尤为重要,青年人应结合自身岗位,总结工作经验发扬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工匠精神,除此之外,更要落实好国家新政策方针,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学校“订单式”培养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多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社会不需要人人成为大国工匠,但是弘扬勤学苦练、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的工匠精神能够让我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能够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道路上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