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普通的人。普通到不能在普通的俗人。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平凡人。此刻我躺在家里舒适的床上。翻来覆去一小时有余。思想依旧混乱不堪。那些每天吃不饱饭的人们。那个为了生活十三岁就承担起家庭重任的人。那个因没有衣服穿十几岁姑娘不得已每天躺在床上的人。那些为了生活而努力的人们。他们依旧可以拼了命的每天辛苦劳作。积极的生活着。相信世界是美好的。现在的人们。现在的我。对于那个年代的他们来说。这是多么求之不得的生活。即便是这个年代。也有很多人为了生活而拼命努力着。而我。不该感到羞愧吗?这个年纪的我。除了只需要管好自己的生活以外。家庭没有给我任何压力。甚至于每个月还想着法的接济我。我有什么可抱怨生活的呢?工作。“做下下去就快点回来吧。”这句话听过多少次。生活“我帮你买了xx给你寄过去,钱收了吧”作为一个成年人。作为一个姐姐。一个女儿。一个孙女。我没有任何一个身份是合格的。相反。作为姐姐反而像个妹妹一样的存在。作为一个20多岁的女儿。孙女。我甚至几乎每次回来都是吃家人煮好的饭菜。作为一个成年人,没有承担起社会应尽的义务。不够积极向上。不够优秀。我像个掉在锅里的老鼠一样。待在不该待的地方。做着不该做的事情。害了别人苦了自己。没有目标。浑浑噩噩。正如叔本华所说。人生就像一个钟摆。左边是痛苦。右边是无聊。人的一生就是在痛苦与无聊中徘徊。不满足现状时。痛苦。满足现状时。无聊。而属于我的钟摆。好像被卡在了左边。我怎么晃也晃不下来。似乎晃错了方向。
路遥说“人的生命力是在痛苦的煎熬中强大起来的。”一定是因为我过的还算优越。(比起书中的他们)并没有经历过生活的艰辛。所以我才不够强大。我怎么能这么弱呢。怎么能这么的不堪一击呢。一点点小事足够让我退缩,一点点小事足够让我整夜整夜的睡不好。一点点的风霜足够摧毁我的身体。我怎么能这么差劲呢?我怎么什么都做不好呢?我可是我爷爷带大的。他是一个如此优秀的人。我怎么能给他丢脸呢。我不能。
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一直以来,这句话作为我人生的信条。在这个晚上。我开始质疑它。我努力了很久。我也挣扎了很久。我发现确实我只能做一个平凡人。而平庸。思想麻木。跟从大众。只顾自己。巴结领导。与身边人要好/并不好。只为一个“钱”字而努力。为了一棵葱在菜市场脸红脖子粗的与别人争论。(并不是因为穷。而且因为…)贪小便宜就开心。把很多事当做理所当然。看一些俗气至顶的电视剧。爱炫耀。虚荣。没有自己的思想。我不能,也不想成为这样的人。而现在。我觉得成为芸芸纵生中的一员。有什么不好的呢。俗一点有什么不好。每天吃饱就傻呵呵的笑。饿着的时候就怨天怨地。从不考虑自己问题。有什么不好。俗一点有什么不好。看一些看了笑的傻呵呵的电视剧总比看一些叔本华/尼采…这些要好得多。记得上学时,同桌特别喜欢看小说。去学校门口的书店借书。每次一群人传来传去的看。一些言情小说/穿越/等…每次我借书总是选一些作文书/或是一些文学小说。令人头痛的言情小说总是看不下去。这在他们看来格格不入。我并不是学习好。也不是说自己爱学习。就是在表达自幼时起自己不知为何就跟别人不一样。快毕业时。同学们在一起聊天。他们一些人说自己可能不会结婚。或者30岁以后才会结婚。当时的我说。我会早早的结婚生子。这么些年过去了。他们个个都往婚姻的生活里钻。唯独我。变成了那个30岁以后或者不会结婚的人。同事眼里。我依旧是个怪人。几个同事的孩子经常来店里。每个人都去逗。唯独我站的远远的。工作总是习惯性的去承担责任。该我做的,不该我做的。我都做了。做着付出却与回报不成正比的工作。他们说。这样你都做?你为啥不去争取福利?我微笑沉默不语。他们总喜欢叫我一起吃饭。点多点。大家一起吃嘛。我却总是很畏惧。迫不得已一起吃。装模作样吃了两口便说饱了离开。他们说我傻。大家出同样的钱干嘛不多吃点。好吧。我怕他们的口水。一直以来。总觉得自己好像哪里坏掉了。不然为什么总坚持不一样。我知道我没资格抱怨什么。正如开头所说。我的生活已经很好了。我有什么可抱怨的。如果别人是我。如果任何一个人是我。一定会比我做的好的太多太多。我好像做什么都是错的。做什么都不对。我说话也会说错话。说什么都不对。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处理。怎么说。怎么做。任何事情。比如同事说。我们今天一起吃饭阿… … 。
这本书我看了三遍,每次看完都有不同的感受。第一次看完时,觉得自己是孙少平,我就是跟别人不一样,我有着远大的理想,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不愿意一辈子禁锢在同一个地方。过着平凡的生活。我厌恶世俗。瞧不起那些碌碌无为不热爱生活的人。宁愿去异地挖煤,日子过的很辛苦。也要凭自己的劳动吃饭。不愿意安稳的待在家里。我挖煤但我热爱着这份工作。此生足矣。
看完第二遍时,自己是在当上了曾经梦寐以求的店长的时候。那时候的自己一个人在异地。勤勤恳恳。生活的重心只有工作。这时候我又觉得自己是孙少安。虽然很平凡,很普通,起点也很低。但是很拼命,很努力的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在我工作遇到困难瓶颈的时候,我看了第三遍。突然很想念家。压力大到自己不想努力了,也不想在外面飘着了。觉得自己不是孙少平了。也比不上孙少安。没有他的勤奋,没有他的舍小家为大家。自己更像是少平少安的奶奶,时而糊涂时而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