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学生出事了,背后一般都是有问题家长的存在,尤其是做人这方面的事情。
试想一下,有这样一个场景,孩子在家里不尊重父母长者,甚至对父母直呼其名,或者给家长起个绰号,从来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突然一天,你让他给父母洗衣端饭,他肯定感觉不自然。如果在他慢慢长大的过程中,就让他给爷爷奶奶端饭,他就会养成习惯。
有一个场景,亲戚朋友聚餐,孩子把最爱吃的那个菜拉到自己的跟前,作为家长,感觉自己的孩子精明,孩子出门不吃亏,你还在窃喜。甚至有时候,上来一道菜,你知道是自己孩子好吃的,就主动给孩子多夹,或者干脆把它放到你孩子的眼前,他从来不知道就餐时,好东西是要大家一起分享的。孩子长大了,有一天,你买来了好吃的,他能主动和你分享吗?他会以为那就是你给他买的,就该一个人独占,他养成了习惯,有一天,他结婚了,生子了,你想让他给你端碗饭是有点难,如果在他小时候,你做成饭,盛出来的第一碗饭就是给他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的,你老了,他就向你学习,自然就知道尊重长者。
有这样一个场景,父母在家,经常带口头语,说脏话,甚至,孩子出了问题,轻者骂,重则打,在孩子的心里,解决冲突就是打骂,到学校与学生发生摩擦,他自然就会效仿家长的常用做法,。近来公交车上与司机发生矛盾,转方向盘的屡有发生,高铁占座打人,霸气十足,也有因退票之事,让高铁滞留,指望他们的孩子到学校能遵规守纪是异想天开,只能是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
有一次我在公交车上,一位妇女带着几岁的女儿,她给女儿一个香蕉,女儿吃过后,问妈妈“香蕉皮扔哪?”她母亲回答“就扔在你腳下”,这要是指望家长教育孩子讲究公共卫生岂不是徒劳?
我还经历过这样的事,在济源路和淮阳路交叉口等待绿灯时,听到坐在车子后座的小男孩给他爸交流,说她妈妈和她姨带着他时都敢闯红灯,埋怨他爸不敢闯红灯。要是指望他妈教育引导孩子要遵守交通秩序,那肯定是行不通的。
有一天,因为学生课堂上不专心做题,东张西望,左顾右盼,就是不看题做题,安静的教室里其他同学在认真做题,为不影响他人学习,老师看他,给他示意,他反而骂老师瞪他了,老师讲道理无用,他就是骂不停,让老师被汽车撞死,去跳楼摔死等狠话不止。班主任让家长到学校帮孩子一起认识错误,给老师道歉,班主任领着,家长带着,那阵势好像是别人犯错误,这事好像与学生无关,所以他若无其事,当事老师问他一句,他还委屈呢,说老师也说他了。在他眼里,无视班规班纪,为所欲为,老师就不该管,老师给他讲道理,他认为是“说他”(批他),这样的学生老师都批不起,到社会上他做出的事能对社会有益?孩子内心还是认识不到错误,让回去反省,第二次给老师道歉,其实就是走过场,他的态度和话语没有一点诚意,当事老师多次说不让学生道歉,因为她不想再提及此事,说一次是一次心理伤害,所以就让不了了之吧。可是人家家长还不愿意,说该走的“程序”都走了,再让人家孩子反思就不对了,所以就与处理此事的老师大吵大闹,说“真些儿小事,耽误孩子上学,就是小题大做,是老师的过错”,孩子就在跟前,孩子都听着家长在为他犯错误又认识不到错误而撑腰,他以后走入社会能学好?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都难喽!
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孩子,因为父母就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每个问题孩子的背后都有问题家长的存在,所以老师你还是尽自己所能教育学生吧!别期望家长把他的孩子教育好,那多数都是徒劳,何况还有孩子都是自己的好,多数家长是给孩子一道对付老师的说教的,我们老师尽其能负其责就是了,别把自己当救世主,能把世界来创造。
同时也提醒家长,孩子不仅是你的,更是社会的,他不可能一辈子都生活在家庭里,他要到学校求知,他要到单位谋职,他要走向社会为人处世,与别人对话交流,人生就像一次航行,航程不可能一帆风顺,不会风平浪静,也许有激流险滩,也许有惊涛骇浪,你要教育他克服困难,战胜挫折,做生活的强者。人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就像从呱呱坠地,哭哭闹闹,到牙牙学语,再到长大成熟,与人交流,不可能事事顺意,没有摩擦;像从会翻身,会爬会站,到蹒跚学步,到会走路会跑步,难免磕磕碰碰。家长不能孩子违纪了,为孩子解脱,孩子骂老师了,替他请罪,要让他学会做人,将来做一个遵纪守法,对社会有益的合格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