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不起的盖茨比》有感
与孩子一起参加了你好阅读读书活动:亲子共读,21周,每周一本书,每周一篇读书笔记。初听馆里人员介绍,第一反应——没时间,每天工作回到家,陪伴孩子到睡觉,根本没有自己的时间。一周一本书外加读书笔记,臣妾办不到啊!原以为孩子一定会拒绝,没想到她的工作很快被老师做通,满口答应,好似是因为她觉得给妈妈布置了大任务很开心!这个调皮的小家伙!好吧,为了让孩子多读书、为了给孩子树立榜样、为了让自己多进步一些,就参加吧!
读《了不起的盖茨比》早于决定参加读书活动之前,之前读时,看看就好,虽某个点触动了自己,但没有太在意,读后可能就淡忘了。现在源于读书笔记的压力,我开始慢慢品味和思索,越发理清了自己的思路。
《了不起的盖茨比》在1998年兰登书屋评选20世纪最佳小说一百部时排名第二。但我看过后,很疑惑:没什么特别的啊!故事简单老套,就是一个缺乏罗曼蒂克色彩的“三角恋”故事,为什么会获此殊荣?细细想来,源于这是一个追梦的故事吧。
在遥远的异国,在炮火纷飞的战场上,面对生死未卜的明天,人活着需要寄托,需要梦想。盖茨比在参战前与黛西的刻骨铭心的恋情,成为了盖茨比的梦想,成为指引他胜利返航的绿灯。黛西并不完美,盖茨比也意识到,但他仍无法抗拒的爱着她像黄金一样迷人的声音。
“你是爱这个人,还是爱着这份爱?”不是每一个人都能真正看明白、想清楚。我觉得,盖茨比与其说爱着黛西这个具象的人,不如说爱着心里塑造的黛西女神形象,他不断给黛西形象添砖加瓦、修枝减叶……直至黛西成为了完美女神,变成了他人生追求的目标,甚至不惜为了实现与其在一起的目标而死去。
梦想究竟为何物?就梦想当事人而言,它应该是深藏在内心处最强烈的渴望,是一种挥之不去的感觉和潜意识。可是,是否每一个追梦人都分的清是梦想还是执念?什么时候需要调整,妥协和放弃?是否每个人都能坦然面对追梦的结果,无论成败,在梦境破碎时都不会对追梦的过程后悔?
旁观者呢?如果你所爱人的梦想与你的价值观不一致,如果他在实现梦想的路上道路坎坷,你会支持他?抑或阻止他?朋友、夫妻、父母与孩子,不同的关系下,想阻断他人追梦的坚持力和强度也是不一样的吧?
每个人都曾有一个甚至多个梦想,它让人生鲜活,让生命有了颜色,也正是因为未知的结果,才更加引人入胜。
“于是我们奋力向前划,逆流而上的小舟,不停的倒退,进入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