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本书用了四个小时,和当时预期一个小时看完出入较大。虽然这本书采取对话的形式,情节清晰,但想要真正消化理解这本书需要这么久,跟着作者提出的三个人生哲理问题以及思路,带来一种思考的盛宴,不失为一本好书,以下读后感:
倘若你有追寻人生意义的决心,那这本书是一本启蒙书,有看的必要性,它不算是一种励志鸡汤文,更多的是启蒙思考,将带你走进追寻人生意义的思路中。
接下来,是关于人生的思考。你对自己的人生现状满足吗,或者说对自己生活工作模式满意吗,大多数看到这个问题就像遇到算命的唯恐避之不及,书中一个小故事有助于让人接受有些人确是对自己的人生现状是满足的,因为他们明白自己存在的意义并已在这条路上,设想你现在的工作和生活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并在每天充满兴奋与激情,一发不可收。那么,如何寻找自己的存在意义,书中向我们发问—什么样的人生才是圆满的?
我在想为什么要想明白这个问题,是否有必要去费心费力。当我犹豫是否继续往下看这本书,意识到一点:我为什么活着,假如此时的我躺在棺材里,回想这一生活着的意义,我会怎么问自己这个问题,是为身价万贯,还是为平凡朴实,是为满腹经纶,还是为武高艺强,是为亲朋满堂,还是为精忠报国,可能为了其中某一个目标而活着,可能现在的的自己得不到答案,这一路砥砺前行,生活和经历会逐渐塑造我们的思维和行动,并逐渐走向某一条路,所以什么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每个人背景不一,目标因人而异,只有多经历多尝试才能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人生意义!不勉强自己,顺其自然,不过一定要在心中为这个问题留一个位置。
想要得到一个问题的答案,不能一味接受别人的引导,需要通过自己的自由意志去寻找答案,当然这不是一个假期一个月就能找到的,需要耗费心力去追寻,这里有一些证实有效的方法,比如从自己喜欢的事情坚持做起,就是那些一听到或一做就让自己浑身充满力量或多年来未曾放弃的活动。其间大多数都选择独处,记录心灵历程;或参加读书会,或分享会感受别人的自由意志与生活模式来寻找答案,无论哪种方式,都需要自己去探寻。
当然,很多人会质疑:倘若自己喜欢的事情养不起自己,没钱没出息的行业,现在每天花销都不够,老了总不能喝西北风吧?这个问题,书中给了回复,在走自己路上的那些人会失败吗,他们每天的生活状态是怎么样的,当一个人全心全意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恨不得把所有的精力投放在这件事上,哪需要买买买等物质奖励去填补自己的空虚,当真正寻得人生意义以后,对金钱等物质的理念似乎也会变化。
我们生活在一个被各种信息控制的时代。他人的认可与质疑总能在悄无声息地影响着我们对人生意义的理解,人总会把一些表象的物质当作自己的人生意义,比如房车包,为实现一个个人生目标感到兴奋满足,能够让人感受到生存意义的绝不仅仅是房车等物质,在死亡那一刻,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能够傻呵呵地说这一辈子赚了这么多钱已经很满足了,我可以安心走了吗?在躺进棺材那一刻,我们会思考这一辈子活的怎么样,是否还有想做的没做,遗憾还是满足,这就涉及到人生意义,很多人年轻的时候就想明白了,也有部分人到死才开始想,就这么稀里糊涂地躺了一辈子。
人生意义,有一个思考角度,是扪心自问,结合现状发起,又受限于眼界,不妨向死而生,多尝试经历,因为能够让自己坚持做一件事并不容易,大脑能自动过滤掉对现状意义不大的事情譬如寻找人生意义,需要找到和这件事谈恋爱的感觉,如果要学好英语就那就要不离不弃,相互陪伴,直到成为一种常态,那个时候就像烙在心里的痕迹,时刻提醒着这重要性。
另外,书中提及的第二个问题是你害怕死亡吗。这个问题也可以外里面找到答案,问问自己是否还有没有做完的事,如果避而不答便是害怕死亡,“朝闻道,夕死可矣”,因为在没有找到自己生存意义之前,死亡总会带来空虚和遗憾。
最后一个问题,你满足吗?
书中也给出了引导,在没有找到自己的生存意义之前,人生现状不会心存满足感,现实社会,营销信息满天飞,物质与欲望给人塑造追寻意义,大部分人也把买买买当成了满足意义的方式,哪怕营销超产品或服务有一丝丝货真价实的可能性,都会拿来抵押生存意义,然后陷入财务困境,花更多的时间去做自己不想做的工作,随之更加减少了对自己有意义的事情的投入,恶性循环,人生躺过。
以此谨记,追寻人生意义的脚步不停止。以喜欢为引,以独处为舟,以向死而生为终点,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留意旅途一次次起伏和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