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就要开始了,新一轮的“相爱相杀”即将在父母和孩子们之间展开。又是漫长的四个月,在这四个月里,教师们将不停地吐槽学生有多么难管教、父母们将不停地抱怨孩子有多么贪玩和拖延、而教育专家们将不停地教导大家如何统一战线“治理”我们的下一代。
各大教育论坛点击量最多的帖子永远是诸如此类的:“改变孩子拖延的毛病就用这十招”、“五种语气教出一个好孩子”、“影响孩子成绩的九种错误学习方法”。这真是一个盛产流水线的时代啊,连教孩子都能整理出一套套整齐划一的规范动作了。而最讽刺的是,连纸飞机都能发明出一百种折法的人类,为什么偏偏在养育下一代上面如此没有耐心,竟然试图在十招之内就培养出一个符合标准的乖孩子呢?
我最近加入了不少的教育微信群,群里也经常会分享一些专业人士的讲座或是资料,但此类微信群最大的问题不是分享的干货太少,而是每天都会被重复的家长提问刷屏。其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家长们不懂如何查找群聊天记录,甚至就在群秘书一次次截图教大家如何利用关键词查找群记录之后,总会有一大波人在群聊天界面直接输入关键词,从而导致重要的信息一次次被刷屏。但凡用心看一下教程,或是百度一下微信使用方法,再不然,咨询一下身边的朋友呢。多么简单的一个事,这还是在教育方法分享群呢,您关心的都还是如何教自己的孩子呢,但是,为什么不先提高自己学习的能力呢?真不知道如果那些人的孩子知道他们的父母连一个微信的基本功能都学不会或者不愿学的时候,还会不会听从他们的训诫。
在我儿子的班级群中,同样性质的问题也层出不穷,有的家长因为不会使用QQ群上传文件功能而在群内反复错误操作,有的则是因为word运用不熟练导致给小孩作文排版不美观,而更让我震惊的是有一次开家长会的时候我竟然发现儿子的班主任对班上的教学电脑操作不顺畅,导致一个视频总是关不上,后来还是另一名老师赶到才解决问题。教育工作者对教学工具的使用尚且不熟练,又如何能理直气壮地教导学生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呢。而那些对办公软件和常用上网软件不熟悉的父母们,等到有一天孩子的上网能力突飞猛进之后,父母在他们眼里就会变成无知和可笑的代名词了。代沟是怎样产生的?代沟就是孩子在不断进步而父母还停留在原地。
有些父母可能会抱怨,上班和做家务已经很累了,还要学习,岂不是难上加难吗?还有的会说,我们当年努力读书,不就是为了现在能够享受生活吗?看看,正因为大部分父母都是此种心态,所以现在我们仍然对孩子宣称:你现在好好读书,等考上一个好大学就轻松了。难道所有的吃苦努力就是为了终极目标——高考吗?难道考上大学之后就不用再学习了吗?这真是天底下最最奇怪的论调,但却是目前流传最广的论调了。就像指着一座光秃秃的山告诉孩子:加油,爬上去,爬到山顶你就可以躺下来好好休息了。孩子当然会觉得很奇怪并且抵触啊,我现在就可以在路边躺下来好好休息,为什么一定要爬到山顶呢?
而最残忍的是什么,就是自己站在山脚下,却不停地督促孩子向上攀登,甚至不惜动用暴力。当孩子抱怨为何家长不一同攀登时,受过高等教育的会说:哦,我已经到过山顶了,不需要再上去了。而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会说:爸妈当年没有机会爬上去,希望你能实现我们的愿望。知道吗,面对第一种说法,孩子会想:你到了山顶但是现在不愿意再次上去,证明山顶没有吸引你的东西呀,那为什么现在又要我去爬?而对于后一种说法,孩子则会想:你的愿望为什么要我去帮你实现?
为什么教育一定要是这个样子的?为什么不能是父母带着孩子一同向山顶前进呢?当孩子懈怠时,父母应该走到他的前方和高处,告诉他:孩子,你真应该上来看看,这里的风景比下面的更美呢。而到达大学这一个山头时也不应该停下,而是应该引领他往更远的山头去:孩子,看,远方还有山,我们去看看那边有些什么新鲜的东西吧。
我们一直在强调,父母的眼界决定了孩子的世界,其实,不单是眼界,更要用实际行动给孩子树立一个近在咫尺的榜样。与其整天给孩子灌输成功理念或是念叨让他努力学习,倒不如从自己做起,让孩子看到父母在工作岗位上的成绩、在自身修养上的提升吧。让孩子戒网瘾的,不妨自己先戒掉手机和麻将吧;让孩子改变拖延的,不妨从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开始喽;而希望孩子脾气更温和、举止更得体的,先反省一下自身是否有“路怒症”呢。
就算身处逆境,也要坚持努力、永不放弃。而一位不放弃成长的家长,即使最糟的结果是没能成就孩子的人生,至少也能成就自己的。
本文为原创文章,首发于作者微信公众号,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