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岁,我拿十年做什么?

齐帆齐微课

文/负债的宝贝

侵删

《20~30岁,我拿十年做什么?》作者是金正浩,知名媒体人,作家,从事过广告咨询,互联网等行业,20岁开始在社会打拼,30岁之后创办了自己的传媒公司。

“人们常常会说,你20岁的选择,会写在你40岁的脸上,以及你脱口而出的每一句话上。也就是说,20多岁的你选择了怎样的人生态度和人生历程,会决定你以后的气质容貌,会决定你这一生是个怎样的人。”

今年刚好二十岁的我,对书封的这句话产生了浓烈的兴趣。

我看书喜欢先看框架,书中的内容方向包括了人生方向、心态调整、人脉积累、口才提升、工作技能、处事心计、投资理财等年轻人最应该重视的十个方面。

序言说的很扎心,戳破了二十岁时我的美好遐想。

大多数人的二十岁,除了青春,一无所有。文中评价:二十多岁,是一个颇为尴尬的年龄,一个一无所有,却自命清高的年龄,一个充满理想却过于富于幻想的年龄,一个涉世不深却自谓看透一切的年龄,一个美好却又短暂的年龄。

我看书较慢,只看了第一部分,一定要找到方向感。

书中第一个观点就是要认识自己,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我觉得这是很难的,都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书里也说:最了解自己的人莫过于自己,最不能看清自己的恐怕也是自己了,给自己定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认清自己,不知道自己最想做什么,不清楚适合什么样的生活,就在浑浑噩噩中度过了自己的一生,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很清醒的认识自己,那又何必摸爬滚打,浑浑噩噩几十年呢。书中的例子给的太片面化,他用大仲马的例子来说认识到自己后会获得的成功。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我小学的语文报上就有过这个故事。

其实书里有很多的思想都值得去品味,只不过例子像极了小学的时候,为了激励我们举例各种名人事例,太个例化,不适合普通人。

他可以说是一个市面上很普通的励志鸡汤文,但是抛开熟悉的鸡汤励志的话,这本书也可以看成是一个长者与我们年轻人的对话。

他拿他的经验来告诉我们,可以避开哪些坑,我们可以拥有什么样的品质,让我们走得更快一点。

再找到方向感这一章节里,书中告诉我们,要给自己定位,确定目标之前先有方向,有目标,有计划,做规划,坚持做大事,并且从今天出发。

《礼记》中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任何一件事情,如果预先没有准备,没有计划取得成功的机会很渺茫。

如果我们将梦想划分阶段,一步一步,分清轻重缓急,逐个击破,实现自己的目标,听起来好像不难,其实我们行走一路上总会有很多的变数。

有时候计划再完美,也只是计划。还要做的是变通,书中也说做好规划应对变化。将自己的规划进行量化,考虑现实生活,并且设置时间限制。

读完第一章节,我突然就想起一句话:“道理我们都懂,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大概是因为我们学到了道理,却没有去实践,没有说从今天开始。而是对自己说,明天再做。

结果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不想蹉跎人生,那就从今天开始,向自己设定的小目标前行。



齐帆齐第5期写作特训营(9)篇1207字,累计13998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