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文如何写长?这不是设问句,而是疑问句,我并不是来提供答案的,因为这正是困扰我的问题。
心中千言,落笔不过寥寥数字;或构想时胸怀激荡,入纸后兴致阑珊。于是心中郁结无法表达,至于情形愈发惨淡。行文如何写长,这不是我的问题,我的问题是,为什么行文无法写得足够长?
写长了意味着畅顺表达,我为什么写不长?因为我不能或者不愿去做。所有的现状都是选择后的产物,所有的选择,都源于好处。所以为什么选择这样的做法,是我自己的原因。
首先是一个很根本的我也无力改变的原因。我自小有多动症,注意力容易涣散,思维也不协调。容易走神,也难以把握布局,这样的基础使得我表达的难度不易克服。
其二是习惯的力量。我说不好到现在身体改进了多少,但是成为失败者和选择迎难而退的习惯已经内化为我的一部分。去年我开始跟武志红老师学习心理学,一边自我剖析,一边买更多书来啃,一年的课程我几乎没有落下一节课,我那时有一个感悟:原来我是可以坚持持续投入去做一件事情的,原来我是可以因为心中的热爱而不断去承受痛苦的,所谓习惯,只是一味逃避下的自我设限而已。
第三,自己切断表达。我小学时爱表达,喜欢写日记。有一次我妈妈强行看我的日记,还否定我的日记内容。再后来是初中时,一个长辈偷看了我的日记,然后通过其中内容对我某件事的看法进行指责。两次,我都感到了非常强烈的欲愤怒而不能、欲恨而不能的极度压抑的情绪,之后写作少了,不想让自己的想法落于文字,给别人看到的机会。再后来喜欢用诗词表达,这样看起来云遮雾罩,纵被人看去,也不易看穿。
第四,感觉无趣。高中时写议论文太多写瘸了,实在是无趣。明明没有观点,却非要罗列个一二三;明明不知所云,却非要用几个写烂了的古人牵强出一些例子和感慨;无趣透顶,纸上皆是腐烂朽破的味道。现在每想起,还依旧会泛恶心。那三年的八股练习真真是磨灭人的才情和灵性,后来很努力去认知这个错误,其荼毒未尽,迨有余殃。
琐屑一些怼言,于己无益,庸以侍君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