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拍摄了一组东北风光照。正好遇到了一片花海,就动念去拍摄一下。
非常尽兴的徜徉在花的海洋,玩的开心极了。直到手机没电,才发现过了这么久。这组花语,美的精心。大自然果然是鬼斧神工,每一朵花蕊都在尽情释放自己的生命力。让你自叹不如。
回来后整理照片的时候,自己被一件事情触动了。
请看下面的照片。
这部分花你觉得和上部分一样吗?这是我今天在相同的花间拍摄的花海。
仅仅一个是从下往上拍,一个是从上往下拍。所拍摄的角度截然不同。所带来的视觉感官却大不同。
我们从来不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但是角度不同,确实展现的视野和景致区别很大。
我们一再的说思维和认知。不同的纬度,看待世界的视野和景致也是不相同的。你希望过什么样的人生,取决于你的角度选取。换个角度看人生,也许别有韵味。
在情绪里,造成我们痛苦的,并非问题本身,而是我们对问题的想法。
问题是,我们如何从上而下的拍摄角度换成从下而上的拍摄角度呢?
对待同一件事情,换角度最好的办法就是同理心。
同理心就是站在对方立场思考的一种方式。
在既定已发生的事件上,把自己当成是别人,想像自己因为什么心理以致有这种行为,从而触发这个事件。 因为自己已经接纳了这种心理,所以也就接纳了别人这种心理,以致谅解这行为和事件的发生。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同出一彻。
就算是自己的看法与人不同时, 不认同—也不能判定对方的一定是错; 尝试反覆地思考, 认真从其他角度去看, 针对事而不是针对人, 便会发现自己原本的定夺不一定完全正确。因为事情发生在 "我" 身上(主观)跟发生在 "你" / "他" / "她" / "它" 身上(客观), 分别可非常大。别人的想法和行为总有他的原由。
但是往往臣妾做不到呀!!!宁可坚信自己是对的,而不愿去看“当下真相”的人;宁可受苦,并相信自己苦得有理的人。这些人除非在生活中处处碰壁,吃足了苦头,才有可能动念质疑自己珍惜不放的价值观。
当我们深信不疑的想法跟真相起了争辩时,我们才会受苦;而唯有内心全然清明之际,眼前的真相才是我们真正要的。想法本身不具任何杀伤力,除非我们对它深信不疑。带给我们痛苦的,并不是我们的想法,而是我们对想法的执着。执着于一个想法,意味着坚信不疑地认为它是真实的。信念,就是我们经年累月执着不放的想法。
所有我们经历过的压力,无一不是因为执着于不真实的想法而造成的。每个不舒服的感受背后,都存在着一个不真实的想法。“风不该吹个不停”“我先生应该同意我”,就这样,这些想法必然“跟真相争辩”在先,紧接着,我们才会感受到压力,然后我们再依着那个感受去行动,造出更多的压力来。然而,我们始终不愿去了解根本的原因—那些想法、那些故事—却宁可从外部环境下手,设法去改变别人,或是借由性、食物、酒精、药物或金钱,得到暂时的慰藉,还兀自以为一一掌控得宜?
当我们期望他人改变的时候,不妨自己反问自己下面四个问题。
1.谁让你感到生气、伤心或失望?为什么?他有哪些地方是你不喜欢的?
2.你要他如何改变?你期待他怎么表现?
3.他应该(或不应该)做、想、成为或感觉什么呢?你想给他什么样的忠告?
4.你需要他怎么做,你才会快乐?
5.此刻,他在你心目中是怎样的人呢?请详细描述一下。
6.你再也不想跟这个人经历什么事?
“4句问话”和“反向思考”
1.那是真的吗?
2.你能百分之百肯定那是真的吗?
3.当你持有那个想法时,你会如何反应呢?
4.没有那个想法时,你会是怎样的人呢?
接下来,请反向思考。
例如:“阿琳应该善待我”,反转成“我应该善待我自己”,而且“我应该善待阿琳”。另一种反向思考是180度完全相反的形态:“阿琳不应该善待我”;她不应该善待,是因为她没善待我(从我的观点来看)。这与道德无关,纯粹谈事实真相而已。
请反省一下,反向思考后的答复是否跟你原先的答复一样真实,或更真实?例如,反向思考后的答复“我应该善待自己”,似乎跟原先的答复一样真实或更真实,因为当我认为保罗应该善待我时,我就会生气并愤懑,因此带给自己极大的压力,这并非在善待自己。如果我曾善待自己,就不必等别人来善待我。
每个人都是反照出自己影像的一面镜子:
是你自己的想法在响应你。
“你能否找到一个理由让你放下那个想法?”和“你能否找到一个理由让你毫不焦虑地持有那个想法?”这些都是紧随第三句问话“当你持有那个想法时,你会如何反应呢?”的后续追问,它们常生奇效。
这就是一念之转的思维模式。同样一件事情,我们需要觉知自己真正的需求是什么?才可以在反转的角度去观察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