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本市中考志愿填报滑档的学生很多,有的高分数甚至无学可上。满分730分,有的670分滑到普高。各个群里怨声载道,叫骂连天,指责政策不公。人们往往习惯于指向外因,而忽略了内因。
滑档的学生究其因: 一,普高线比去年下降10分,有的学校预估线偏低,而学校实际录取线比预估线高出10--20分以上(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中考人数今年减少了4000人左右,所以普高需要增加录取人数,试卷难易度和去年相当,而学生的成绩段位和去年基本持平)。高分段偏下的孩子滑倒二类重点排明居中或靠后学校。中段孩子滑倒弱势普高学校,以前少人问津的学校因滑档学生偏多录取线也被炒高。二,家长没有提前学习《中考志愿填报》相关知识,内心无主,别人入主。有的盲目听从招生学校老师的指导填报志愿只填一所学校,保底学校也得填报他们规定的否则不会被录取也就是所谓的被忽悠,滑档至不理想的学校。这还算好一点的有学上,有的因报的保底学校分数高滑档无学上。有的没有学习,自己不切合实际高梯度稀里糊涂填报志愿导致滑档。有的没有做好分析最坏结果的承受力而崩溃欲哭无泪。
所以学习必须在出分数之前就要整明白规则,公布分数到填报志愿只有三天半的时间,没有多余的精力再去做这些准备工作,因为还要跑目标学校。
希望19届的家长们提前重视填报志愿的学习。作为过来人我说说自己中考后的亲身历程,
第一: 学习《填报志愿》知识。
中考的当天,考点门口大多会有各个培训机构以《填报中考志愿免费讲座》为由吸引家长预留电话或扫微信码入群,目的是吸引学生资源报考新高一预科课程。这样的方式会引起大多数家长的反感并拒绝,因为考试还未结束没有心情想其他。我给两所大点的机构预留了电话并得到了两份志愿填报方面的资料,预约参加了两场《填报志愿讲座》的学习。资料的确有很大的价值,里面有填报志愿知识,以往几年学校中考录取线及高考率分析,招生人数,划分班级,学校性质及学费情况。加入中考群,群里有专业人员传递最新信息,发布现场采集各校预估线情况。
学习方式: 一,培训机构举办的,二,最具权威的是出分数前7月14日《市招办》举办的《中招会》一定要参加,不要心疼几十元的门票钱。各学校参加会展,根据往年统招线及本年度试卷难易程度提前做出预估线。最精髓的是有专业老师根据以往几年出现滑档学生的惨痛的真实案例警醒家长们重视志愿的填报。站在学生的角度讲解指导填报志愿的原则方法技巧(一冲二稳三保要有分数梯度),录取规则和流程,本年度的政策变更(这点极为重要,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原则,电脑排位录取,任何人无法操作,以前可以借读,提前内签的学生不够线交点钱扔然可以就读,但18年禁止借读,发现借读校长革职)。招生学校往年内签的陷阱案例及学校为抢占优质资源如何忽悠学生的计俩方式而带来的风险没有人为你买单,填报志愿的自主权必须掌握于自己手中,学校为抢生源私自变更学生密码及不给密码的应对方式。中考志愿讲座我听了三次才弄透彻。
第二: 如何选定学校及跑学校。
7月20日12点分数公布后,立马根据自己孩子分数及家庭位置初步锁定几所第一,二志愿的目标学校。亲自前往目标学校咨询了解预估线。不要打电话咨询,一则占线难通,二则接线老师一天的电话量太多精力有限回答不客观。
7月21日中招会,兵分三路行动。一大早家人继续到锁定目标学校咨询预估线,我和朋友商量好我到市办中招会现场咨询学校,朋友到区办中招会现场咨询学校。晚上合并采集信息分析学校。
7月22日早带孩子继续前往目标学校咨询,上学是孩子的事情,必须让孩子参与征求孩子意见。下午再次前往目标学校了解预估线是否有浮动,因为经过两天的学生咨询量,学校的预估线起伏是很正常的。旁听其他学生咨询情况,根据老师的回答以及学校登记册子上的分数段位分析自家孩子的分数在目标学校所处的位置。晚上分析目标学校,最主要的是一二志愿。第一志愿我锁定了两所学校,这两所学校师资力量基本相当,预估线相差5分,分别是600和595。其中一所22日下午预估线上浮5分(和另一所分数持平),说明该校热门,咨询的人多。这所学校是孩子毕业学校的莲湖区,本区域的5所重点学校不够线的孩子第一首选就是我锁定的排名第6的目标学校,结合孩子的分数没有多大优势,尽管该学校招办一再说孩子的分数100%能够录取,但经过分析对比我认为风险依然很大,因为同区域竞争激烈,加之孩子不喜欢这个学校所以选择放弃。另一所一志愿目标学校是跨区的未央区的学校,孩子很喜欢这个学校他自己刚开始就选择该学校为第一志愿。经过几天的考察,孩子毕业地莲湖区的学生因跨区极少有人关注未央区的这所学校,正好有两个定向生的名额可以搏一搏。所以调整了一二志愿的顺序,一二志愿学校都是跨区的未央区学校,因为未央区位置偏北重点学校少,普校教学水平薄弱学生成绩大致不高,这样竞争相对弱一点。第三志愿保底学校是孩子毕业学校莲湖区的普高学校。
第三: 填报志愿。坚持冲稳保。
参考几天以来的咨询情况及往年录取分数线确定志愿,三志愿间以老师指导的5--10分拉开分数梯度。
第一志愿: 冲。比实际分数高出5-10分冲刺。(我们确定的目标学校预估线比孩子实际分数高出三分,我结合去年预估线按高出5-8分预测结果并押《定向生》资格,最后实际定转统录取线高出预估线4分,孩子很幸运被定向生录取)
第二志愿: 稳。比实际分数低5-10为妥(孩子实际分数比预估线高了7分,比去年实际录取线高出十几分。该学校最后实际录取线比预估线高出了两分,就算一志愿滑档,孩子稳录)
第三志愿: 保。(比第二志愿又低了10分,普高,就算一二滑档,本志愿根据以往五年的分数线必定录取且会是重点班)
7月23日志愿填报最后一天,早上和孩子再次确认一二三志愿填报顺序。孩子的分数并不高,一志愿冲不上就会滑档。所以我告诉孩子: 志愿录取有运气有风险,就跟赌博一样, 谁也不能保证我们能顺利被第一志愿录取,最糟的结果是被录取到第三志愿。那么面对最差结果我们需要做好心里准备:承担结果,平和面对。儿子很坦然的说:妈妈,我能承受,就这样报吧。和孩子商量好确认后又到目标学校最后了解情况,预估线稳定。现场填报志愿完毕。
感赏宇宙爸爸眷顾孩子,8月5日查询结果:第一志愿定向生录取,这是最好的结局。
身边只要认真学习《志愿填报讲座》的家长,志愿滑档现象很少。我们几个朋友孩子分数相差无几,一起学习一起跑学校,孩子都被第一志愿顺利录取。朋友们很喜悦,说这是咱们学习的结果。内心有主,再一次验证吸引力的神奇力量,无论什么结局都是自己创造和吸引来的。
感赏孩子的选择能力,根据分数为自己选择目标学校。感赏自己多次学习的劲头理性分析利弊。感赏小河积极配合跑学校。感赏家人及亲朋对孩子的关心和鼓励。感赏老师对孩子们的尽心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