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俑 ( 1 )


【  引言  】


有个天才曾经这么计算过,人的平均寿命若是能活75载,于是得出一个答案 :一个人平均享有的生命不过是657000小时。这还不包括其他诸如意外,天灾人禍,疾病造成的突然減法。当你耗了大半生追逐金钱与权力,却突然惊觉能享受成果的时间已所剩无几时,那是多么无奈,多么不甘心啊!

古代帝王尤其渴望万万岁,万寿无疆,寿与江山同。唉,幸运的还能风光上路,倒霉的只好吊在煤山树上。
其中,秦始皇甚至通过方士徐福炼丹药,修仙术以求长生不死。听说那徐福因此讹了秦始皇3000童男童女演了一出投奔怒海的戏码,据传闻是躲在太阳底下的某个海岛创造新民族去了。

长生不死,不是每个人的梦,却是某些人穷半生追求的荒诞。
世界无奇不有,究竟有没有人真能不死?
别问我,看故事吧!
而故事……是故意将事件夸大,渲染,加油,添醋,天马行空。
故事,不是新闻。


第1章    出土


1974年,陕西,大旱之年。

3月29日,临潼县杨家村的清晨,火红的太阳挣扎着,自东边的山头慢慢往上爬。

薄雾还没散尽,大地已经如铁板搁在火炉上烤了五分钟,冒出阵阵热气。

晨光中,一个年轻人右手将十字镐扛在肩上,左手握着铲子大步而行。

“小杨啊!一大早的,咋不多陪陪你媳妇儿呀?”

“早啊!张大妈,没法子呀,咱家都快没水了,这不赶紧打井能行吗!”

小杨咧嘴憨笑回应邻家的张大妈,那张大妈长吁了一口气道 :“唉,这老天还真折腾人呀,不晓得啥时候才下雨呢。”

小杨边走边笑着说:“咱说呀,张大妈您就多烧点香吧,咱去忙了。”

张大妈也笑着回应:“好,好,你忙去吧,我还真得去烧香了!”望着已走远的小杨,张大妈慈祥地搖头叹气不已。

小杨翻过了一个小山坡,眼前出现了一个深坑,这是掘了三天的成果,然而掏出洞坑的泥土却不见丝毫潮湿。

小杨毫不气馁地将十字镐和铲子扔入坑里,检查一遍木架上的轮轴与绳索是否牢固之后,便沿着木梯慢慢进入坑底。

双脚一着地而扬起的尘土让小杨皱了皱眉,他吐了一口唾沫在掌心,搓了搓手,拿起十字镐便使劲地往下锄。

“咱就不信再掘个十尺八尺还不见泉眼!”

小杨是愈锄愈起劲,片刻脚下已是堆满砂土。

他一边将砂土铲入吊筐一边自言自语:“小杨啊小杨,你要能再变作一个小杨该多好,这会呀,也就不必爬上爬下了。”

小杨将装满砂土的吊筐绑好往上拉,然后将绳索拴在木梯上便爬出洞坑,倒了砂土又沿着木梯回到洞坑继续挖掘。

随着时间的推进,温度也开始上升,小杨仍气喘吁吁地挖掘,倒土,重复着上上下下的动作,只盼快些掘出水源。

就在小杨第N次爬上木梯时,不知怎地一脚踩空,人往后一仰便重重地摔入洞坑內。

这一摔登时地动坑摇,小杨眼冒金星,心里暗呼不妙,只道砂土崩泻,自己即将面临活埋的厄运。

小杨尚未来得及挣扎爬起,轰的一声,已随地陷往下掉落。

霎时天昏地喑,小杨双手拼命抓拉,四周却尽是倾泻的砂土,“砰”的一声已摔倒在地。

惊魂未定的小杨尚未回过神,身后滚落的砂土宛如一双巨手,将他一把推倒往前翻滚而去。

天旋地转的滚动中,小杨想起了他的媳妇儿,还有一大早熬的地瓜粥。

想着想着,又是“砰”的一声巨响,小杨如人肉炮弹一般将石壁撞开了一个缺口,浑身火辣疼痛的感觉反让他咧嘴傻笑:“哈!哈哈!我没死!”

小杨睁开双眼一看,一片漆黑之中,只觉一股阴森森的冷风吹来,不禁打了一个冷颤。

“难道……这里是阎王殿?”

小杨眼眶一红,想起了媳妇儿的温柔,心里一阵酸楚,正想嚎啕大哭,四周却慢慢有了微弱的光线。

小杨忙回过头望去,原来自己方才自一道斜坡滚落,地面的阳光隐约透入了缺口。

“呵呵呵!没事,哎,好疼!”小杨一抬手,才发现双手好几处都擦破了皮。

揉了揉双眼,他逐渐适应了微光,环顾四周象是一个洞穴,于是小心翼翼往前摸索。

一想到也许无意中已闯入一个埋着宝藏的洞穴,小杨心里是扑通扑通的直跳。

朦朦胧胧之中,他隐约感觉似乎有人直勾勾地盯着自己,而且不只是一个人。

“谁!是谁!”小杨壮着胆子嗫嚅喝道。

没人回应小杨,洞穴里只有空荡荡的回音。他再往前走了几步,突然僵直了身子,背脊一阵寒意往上直窜,双腿更是不听使唤直抖不停。

距离小杨不足十步之外,只见黑压压一群人直挺着,头皮发麻的小杨双手紧紧捂着嘴,生怕忍不住发出尖叫。

抖动的腿艰难地往后退去,眼前的人影依然一动不动,藉着微弱的光线,小杨努力睁大双眼再瞧个清楚,不禁哑然失笑。

“是哪个这么无聊?摆这么多泥人在洞里?”小杨趋前东摸西掐,“倒是很结实呢。”

古董?国宝?念头一闪,小杨突然记起小时听爷爷说过,骊山底下埋着秦始皇的皇陵!

“不会吧?咱挖了皇陵!”小杨心脏狂跳,再细看那泥人,个个身穿古代军服,煞是威风凜凜。

小杨更是笃定:“不管是啥朝代,肯定是文物!得马上向村长报告!”

整个村子顿时沸腾起来,大伙扶老携幼,在小杨的帶领下翻过山坡,闹哄哄的围挤在洞坑四周。

“阿昌,阿强,还有你们几个,手脚俐索些,帮着小杨下去拉兩个泥人上来!”

村长杨大海在洞坑边来回踱步,一边指挥着村人。

“哎,你们几个!往后退,往后退!别碍着了!”杨大海双手舞动着,将人群自洞坑四周驱散。

“上来了,大伙快瞅瞅!”不消半刻钟,阿昌率先爬出了洞坑,人群马上又是一阵骚动。

正是人多好办事,第一具泥人很快便被拉上了洞坑。

杨大海湊前细看那泥人,在阳光下清楚可见确实是古代的士兵,一身盔甲依然色泽光鲜亮丽。

“啊!褪色了!”人群中传来一声惊呼,那泥人的色泽果然在几分钟之内变得黯淡无光泽,瞬间只剩下淡淡的灰褐色。

众人无不啧啧称奇,杨大海望着褪了色的泥人直呼:“可惜,可惜啊!”

另一具泥人拉上以后,和第一具泥人一样,色泽瞬间剝落消失。

“走,咱们将泥人拉到镇上,让赵馆长鉴定鉴定。” 杨大海兴冲冲喊道,他心里明白,杨家村的命运随着泥人的发现将面临巨大的改变。

谁也没有留意在不远的山坡上,一个脸带威严的中年男人和一个妙龄女子,正默默地看着村民远去。

“怎么办?这里头的秘密怕是藏不住了。”那妙龄女子忧心忡忡的自语。

中年男人却好整以暇笑道:“呵呵,反正早晚都得让他们知道。不过,地宫之内倒是不必担心,以他们现今的技术,未来五十年是不可能进入的。”

那妙龄女子听罢不由松了一口气:“但愿如此吧。”

“呵呵,走吧!”那中年男人点燃一根雪茄猛吸一口,转身迈开脚步笑着离开。


当博物馆的赵馆长见了泥人以后,有好几秒的时间,杨大海有一种错觉,赵馆长也变成了泥人。

赵馆长半晌方才如梦初醒,激动嚷道:“秦朝!兵马俑!秦始皇帝陵!”

尽管是武断的直觉,但是赵馆长难掩心中的狂喜。人类文明的进化,许多不解的谜底,也许答案就在眼前了。

“老杨,你等会,我,我交待些事就随你去现场,你别跑开,等着!”赵馆长边跑边喊,神情既是兴奋又是紧张。

站在洞坑边的赵馆长,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息,然而当前的局势却让他有太多顾虑了。

“老杨啊,眼下还不适合公开呐,咱们先別把这事给捅破了,万一办不好,咱俩免不了得挨批,唉,就怕这皇陵也给毁了。”

杨大海可不想让人扣上帽子,忙不迭道:“明白!明白!就按您的意思办。”

那一年,1974年……

世界人口达到了40亿。

中国第一艘二万五千吨级的浮船坞“黄山号”建成。

中国第一艘鱼雷核潜艇命名为“长征一号”,正式编入海军战斗序列。

美国总统尼克松因“水门事件”被迫宣布辞去总统职位。

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兰根堡发现外星飞碟。

同年,1974年,中国陕西省临潼县,秦代兵马俑出土。

(  待续  )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小树前几天遇到一个朋友,跟我吐苦水,说男朋友以前都是秒回的,现在半天才回消息,问我他是不是外面有人了。 这不禁让我...
    心情树洞屋阅读 6,934评论 0 0
  • 浪淘沙·心憔文/李智彬窗外雨潇潇,秋色萧条,夜深孤寂怨长宵。点点落花流水去,雨落花凋。寂寞似烟缭,情缘难了,旧时春...
    李智彬阅读 3,411评论 0 0
  • 丧文化,青年亚文化,主流文化缺失,教育传承承载方式问题,社会背影响,经历限制,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即是豁达...
    懒猫木阅读 4,05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