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到了十六、七岁,多愁善感的年纪,学习之余不由自主地就会思考: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当时,这是一个抽象的问题。
现在,这也是一个抽象的问题。
搞笑的回答就是唐僧的口头禅“贫僧从东土大唐而来,到西天求取真经”,回答了“人从哪里来,往哪里去,人生的使命(就是取经啊)”三个问题。
严肃地说,很多古圣先贤都思考过这个问题。
德国哲学家尼采说:“生命的意义在于它的无意义。”理解这句话不要看表面,不然很多人都会问:“人生既然没有意义,那你还活着干嘛?”其实,尼采这句话的意思,不要把人当成目的,而是过程。
举个例子:有人说人生的意义是追求财富,那么人就沦为追求财富的工具。尼采的意思是人应该尽可能是按自己的意愿活着,珍惜这个过程,这才是人生。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社会规范、法律和道德的义务怎么办呢?
然后,我看了台湾著名教授傅佩荣解读《论语》而写的一本书——《论语三百讲》,他在最后回答学生提问时,说“人生的意义就在不断地追问它的意义。”这也是一个回答,但还是解决不了我心中的困惑。
直到我又重新看了捷克小说家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里的问题“重便真的残酷,而轻便真的美丽吗”引起的思考。
这个问题用佛家的话讲:人生的意义究竟是出世还是入世。
生命之重或入世,是指承担法律上、道德上、人情上给你的义务以及生活的负担。这样可能活得很累,人到中年不如狗,上有老,下有小,工作上要对领导负责,还要指导下属工作等。有时,想想活得这么累都不知道为了啥。
生命之轻或出世,是指放弃生活中与一切人的连接,也就是放弃你的义务、负担。你可以隐居山林,也可以远走他乡,看似逍遥,实则孤独得很。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这本书里有一个叫做萨比娜的画家,亲人已逝,远离故乡。当她听闻她的旧情人托马斯和老婆特蕾莎出车祸死了,她和世界最后一丝联系也断了。作者说,压倒她的不是重,而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还有托马斯在萨比娜和特蕾莎之间进行选择时,托马斯选择留在特蕾莎身边的原因:她有生活的气息,她需要他,这本是生命之重,却让托马斯看见生命之光。
因此,米兰·昆德拉给出的答案:选择生命之重,人生才有意义。
我第一次阅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时并不太懂,然后随着年岁渐渐增长,我就越发明白米兰·昆德拉是对的。
生命的意义,在于先做你该做的事,然后才是做你想做的事。
原创文:灵林玖玖,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