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9日 晴
图片发自简书App
时下,手机成为了我们不可放下的执念,低头一族的人们,手机就像当年的鸦片一样正在一点点的吞噬着我们的生活,占据着我们大部分的日常。
傍晚,在妇幼院培训学习回来的路上,有些疲劳的我,想着日更的第二天,不由得担心着会不会精力不足就此流产……
回到家,最近一个人独处的日子,莫名的有些落寞,脱去外套,疲惫的卷缩在沙发里,看着天花板,静静地发呆,想着自己那些不为所人知的心事……。
昨晚夜听了喜马拉雅的一篇文章《为什么,有些人下班后会独自坐在车里发呆?》,或许现在的我,即使不在车里,却也有着如同在车里发呆的切身感受吧。
图片发自简书App
此刻,碎片化的思绪,让我想起了父母,最近发现,父母的年纪越来越大,他们就越盼望我们能常回家多回家,他们渴望有家人多和他们唠嗑说话,而我们儿女们每次的回家,总是人人抱着一个手机,老妈辛苦的做好一桌子的美味,一次再次的喊我们上桌吃饭,等待的就是饭桌上的我们能放下手机多和他们说说话,分享我们最近的工作,分享我们最近的小日子,只要与我们日常相关的内容,他们都爱听,在他们看来,我们肆无忌惮无所顾忌分享的那些琐事,就是他们打心里认为的最其乐融融的美事!
图片发自简书App
每说到我们工作上的事,父母是最爱听的,他们会为你出谋划策,会给你排解心中的苦恼,他们也会津津乐道的拿他们当年所经历的事来给我们安慰和开导。然而,年岁已高的父母,尽管他们积累了一辈子的人生经验,俗话说”吃的盐比我们吃的米还多”,但时代是发展的,退休多年在家的父母,不可能时刻都有与时俱进的理念和思想,于是,有些时候,我们不谙世事地去反驳,甚至有时还会耍着性子的和父母辩个高低。这时候的父母,他们都会包容我们的性子,从来都是乐呵呵的接受我们的观点。
慢慢地,时间长了,已人到中年的我,似乎领会了父母的心思,其实,父母需要的是我们的真实陪伴,而不是一人一个手机,各自玩在各自的虚拟世界里,我们要多多理解和懂得父母情感宣泄的需求,他们从不要求我们什么,只需要放下我们的手机多和他们聊聊天说说话,这就是他们最大的满足、他们最大的快乐。百善孝为先,顺应父母的心理需求,恰恰就是我们最大的孝道也是最大的快乐!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