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与杨绛教给我们的婚恋秘籍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他是名满清华的翩翩才子,她是秀外慧中的南国佳人。他是享誉天下的文学大师,她是蜚声中外的翻译大家。他们8岁在无锡小巷擦肩而过,22岁在清华大学古月堂一见倾心,25岁喜结连理,相濡以沫63载。他说:咱们只有死别,再无生离。她说:我一生是钱钟书生命中的杨绛。

他们是伉俪情深、白头偕老的伴侣,亦是志同道合、比翼双飞的知己。且让我们追随钱钟书和杨绛二位先生的故事,探一探爱情天长地久的秘密。

一、书香门第:相近的成长环境是两人相爱的基石。

他本名仰先,出生于无锡当地颇有名气的世家望族,在周岁抓周礼上,他抱起一本书咿呀学语,他的名字由此定为钟书。他父亲钱基博是一代国学大师,曾仼教于光华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他自小便是个天赋异禀的孩子,从未规规矩矩听过课,成绩却常居榜首。他参加清华大学的入学考试,国文和英语都是第一名,数学则只考了十五分。当时的校长罗家伦很惜才,破格录取了他。

�她原名季康,小他近一岁,出生于无锡一户书香世家,父亲杨荫杭是当时著名的律师,留学过美国、日本,担任过京师高等检察长、上海《申报》编辑、江苏省高等审判厅厅长、浙江省高等审判厅厅长等职。她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在北京、上海和苏州等地度过了她的童年和少女时代。清华大学是她多年的梦想,她成为那里为数不多的女研究生并邂逅了一生的爱人。

相似的家庭背景与成长环境,相近的求学及教育经历,让两颗年轻的心有了惺惺相惜的底蕴。大多数美满的姻缘,也都有这样一个基调。即便是在贫富悬殊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两个人,物质上的经历或许有天壤之别,但祖辈传授下来的为人处世之道,几代人恪守的家风家规,却都大抵相近,即三观一致。

就像钱杨二位先生,他们不仅两情相悦,还得到双方长辈的欣赏与认可。杨父非常赞赏钱钟书的人品与才华,且二人同爱诗词,而公公也对杨绛的知书达理大为褒奖,称她“实获我心”。或许,两位博学而正直的父亲,都从女婿儿媳身上看到了自己孩子的影子。

二、志同道合:相似的品性格局是彼此相恋相守的纽带。

他嗜书如命。七岁前就已看完了《西游记》、《三国演义》之类的古典名著。在清华大学、牛津大学和巴黎大学求学期间,图书馆是他常去且最爱去的场所。他曾说,他志气不大,但愿竭毕生精力,做做学问。他一生不追名逐利,只潜心治学。晚年时,一位英国女读者想见他,他在电话中回绝:假如你吃了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他谢绝各类采访与邀约,也婉拒各种头衔与公职,只求安安静静在家看书写字。

她同样是喜欢书的。小时候父亲问她:“阿季,三天不让你看书,你怎么样?”她答:“不好过。”父亲接着问:“一星期不让你看书呢?”“一星期都白活了。”她张口便说。她自小受父亲影响,“做什么都不要做官”,她曾出任振华女中上海分校校长,一年后坚定请辞,她内心最喜欢的依然是踏踏实实做学问。当女儿与他相继离去后,她守着他们的家,整理他的书稿文集,记录他们仨的往事。

他们平素搬家,书籍是俩人最沉最多的行李。他们日常相处,读书是彼此一贯的爱好与交流。淡泊名利,远离浮华,则是他们坚守一生的信条。

在日渐平淡的婚姻里,如果没有共同的兴趣爱好与精神追求,寻常男女势必要经历太多的磨合与隐忍,最终兴许还会落得分道扬镳的结局。我的身边曾有这样一对朋友,太太平日素爱流连牌桌,先生则热衷摄影和骑行,他们最初也是情投意合的眷侣,却由于兴趣大相径庭,又不懂得彼此迁让与调和,在婚姻中渐行渐远,最终太太与她的牌友另组家庭,先生重觅的女子则是喜爱旅行的。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自然不胜枚举。而钱杨二老的故事教会我们,步入围城中的男女,要品性相合,要格局相同,如此,贴近靠拢的心才经得住这日长夜长的流年与琐碎。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三、乐于付出:不求回报的真情是婚姻之树常青的保障。

他常说自己是个“拙手笨脚”的人,生活中他的确不善打理日常事务,他不会系鞋带的蝴蝶结,穿鞋子常分不清左右脚,筷子也用不太明白。可就是这样“生活低能”的男子,从新婚租住第一套属于彼此的新居后,他便每天早起为她做早餐,将细腻的心思加入黄油、果酱、蜂蜜里,送她一个充满爱意的清晨。这个习惯保持了几十年。

她原是不识柴米油盐的大家闺秀,自从她随夫前往英国留学,她便开始悉心照料他的起居饮食,为他洗手作羹汤。回国定居上海期间,在他专心写作《围城》的两年里,她勇挑生活重担,既要外出工作补贴家用,又甘当“灶下婢”,劈柴生火洗衣烧饭做煤球,事无巨细,亲力亲为。

为了伴侣和家庭,他们甘愿挑战自己并不擅长的领域,扛起生活给予的重担,他们不仅是有学识有风骨的才子佳人,更是饱尝人间烟火的恩爱夫妻。

我们由此懂得,在婚姻中要乐于付出,甘愿奉献,婚姻之树方可四季长青。而甘心情愿地给予,从来不会成为心头的负担,只会甘之如饴,细水长流。

四、齐头并进:他若是橡树,她就是近旁与之并肩的木棉。

世人皆知他是驰誉清华的才子,知道他考取了英国庚子公费留学资格后前往牛津大学深造,知道他是清华大学、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等名校的外文系教授,知道他写出了经典巨著《围城》。他是伟岸的让人仰视的橡树,自带光环。

或许鲜少有人了解,她也曾求学并任教于清华,她的第一篇散文得到老师朱自清先生的首肯后发表于沈从文主编的《大公报.文艺副刊》,在他尚未写出《围城》时,她已是戏剧界一颗熠熠生辉的明星,她第一部搬上舞台的话剧是《称心如意》,随后创作的《弄真成假》上演后即成为中国话剧界的名作。建国后她翻译的《堂吉诃德》被邓小平作为礼物赠予前来访华的西班牙国王和王后,她因此获得西班牙国王颁发的“智慧国王阿方索十世十字勋章”。无可否认,她就是与他并肩站立的那株木棉,无惧风雨,卓尔不群。

在生活中,我们都希望觅得足够优秀足够美好的恋人或爱侣,可我们自己是否足够匹配那份美满姻缘呢?尤其是待字闺中的姑娘们,内心都有一个骑着白马的王子或是披荆斩棘的勇士,我们不妨扪心自问:本人是否是一个美丽的公主或是一个可爱的萝莉?当然,假若是灰姑娘也不打紧,只要你穿着一双水晶鞋——那是你的善良、勇敢、聪慧与才华,可是,在良人到来之前,你确定自己已经稳稳地穿好了它?

五、不离不弃:婚姻的真谛是携手走过人生最艰难的岁月。

那场史无前例的浩劫袭来之际,他时年五十六岁。他被扣上资产阶级学术权威的帽子上批斗会,他被人吐唾沫,被发配打扫院子,头发被剃成十字形怪头,后不得已理了光头。以他一身傲骨,在那样的屈辱中顽强挺立着,只因有她和女儿作为支撑,他始终保有对生命的敬畏和对信念的坚持。

在那个人心惶惶亲人反目的年代,她被陌生人以莫须有的罪名揭发声讨,她带着资产阶级学者的高帽与他一同接受批斗,她的头发被剃了一半,即便戴上假发,她坐公交车还是被当成黑帮,去菜市场别人不卖给她菜,所有这一切,她都以一个喜剧作家的乐观坚强面对。后来,她以文学作品的形式将期间的各种经历呈现,文字间流露出豁达与从容。

在分居两地接受劳动改造的日子里,他每天都会给她写一封信,而这些信,成为动荡岁月里她最贴心最温暖的慰藉。

最终,他们一起熬过了那些年月,他们迎来了本就属于他们的安宁与荣耀。

有人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可钱杨二老的经历让我们感受到患难见真情,感受到何为守得云开见月明。

所谓夫妻同心,其利断金。被月老系上红绳的灵魂伴侣,生死都可以共赴,俗世中又有多大的难关是跨不过去的呢?在纷繁尘世间,相依相守的人彼此呵护彼此珍惜,迎难而上,共克时艰,自然会收获欢欣甜蜜,理应获得生活的福报。

图片发自简书App

六、坚守围城:用一世情缘诠释婚恋的美满与幸福。

“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出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这是她对他作品的解读,后来这段话作为旁白,出现在电视剧《围城》的开头,也成为了该剧的灵魂。他在两人留存的一本作品集上写过这样一段话:赠予杨季康,绝无仅有地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

7岁那年她随父母去他家租住的旧宅看房子,她与他并未照面,却兴许在某个街巷擦肩而过。21岁那年她在清华大学古月堂遇见他,虽说同伴事后称她有男友他有婚约,但两人还是以书信约出来见面澄清误会,只因两颗年轻的心已被对方深深吸引。24岁那年她成为他的妻子并一同赴英法留学,期间诞下女儿钱瑗。他们携手走过63个春秋。如今,女儿和他相继离去,104岁高龄的她守着回忆安度余生。

人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钱钟书与杨绛先生的旷世情缘让我们确信: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而这一路,相依相伴的两人,要有勇气有信念更要有责任和担当。

就像杨绛先生所言:“男女结合最最重要的是感情,双方互相理解的程度,理解深才能欣赏、吸引、支持和鼓励,两情相悦。我以为,夫妻间最重要的是朋友关系,即使不能做知心的朋友,也该是能做得伴侣的朋友或互相尊重的伴侣。”就让每一对红尘男女皆以此共勉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6,843评论 6 50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538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3,187评论 0 35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264评论 1 292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289评论 6 39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231评论 1 299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116评论 3 41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945评论 0 275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367评论 1 31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581评论 2 33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754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458评论 5 34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068评论 3 32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692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842评论 1 26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797评论 2 36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654评论 2 354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近日,又拿起了钱钟书的《围城》读了起来,再读又是另一番滋味。 钱钟书在《围城》的序中写道:“这本书整整写了两年。两...
    夏诺xn阅读 6,842评论 53 79
  • 16宿命:用概率思维提高你的胜算 以前的我是风险厌恶者,不喜欢去冒险,但是人生放弃了冒险,也就放弃了无数的可能。 ...
    yichen大刀阅读 6,049评论 0 4
  • 公元:2019年11月28日19时42分农历:二零一九年 十一月 初三日 戌时干支:己亥乙亥己巳甲戌当月节气:立冬...
    石放阅读 6,879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