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所得(2)

5.先慢后快:从2009年起,5年时间细读1.5万多字的《论语》,写读书笔记15万多字。从2016年起15个月细读《孟子》,写读书笔记20万多字。2018年3~10月重读《论语》,读书笔记增加了12万多字。读经典起步有点艰涩,但会先慢后快。克服畏难情绪,静下心来,细细地把一两本经典读通、读透,打下基础,再读其他经典就没那么难了。正如斋藤孝所说:“多阅读经典,必然使得我们咀嚼理解文章的能力得到锤炼。可以获得一副'啃得动硬骨头的下巴颏’。有了这样一副给力的'阅读下巴’,哪怕文章多少有些艰深难解或者枯燥干巴,我们都可以读下去。”

6.主参兼读(主题阅读):我读《论语》,主读杨伯峻《论语译注》钱穆《论语新解》,兼读朱熹、李泽厚、鲍鹏山等人相关著作20多本。读《孟子》,主读杨伯峻《孟子译注》,参读牟钟鉴、傅佩荣等人相关书籍十几本。围绕主题主参兼读,拓宽视野,思维碰撞,独立思考,有助于深化理解形成感悟。

细读经典是提升理解力的过程,是丰富自我、感悟经典魅力、享受阅读快乐的过程。教师本就应是读书人,立德树人更需要多读经典传承优秀文化。斋藤孝在《经典的魅力》中说:“倘若一个人对世界上那些被视为基本修养的东西一无所知,那么不仅是他的修养成问题,恐怕就连他的人格都要遭到别人的怀疑。在人生的某一个阶段相对集中地接触一些经典,定可成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让自己终生受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